兄弟姐妹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东西——对称加密技术。别被这名字吓到,不是外星密码,也不是黑客专用神器,而是咱们平时上网、发消息、购物支付背后那个“小心机”。对称加密,简单来说就是加密和解密用的一把“钥匙”是一样的,像你家门锁和钥匙一样~
1.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
说到对称加密,不能不提这个老大哥——DES,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认证的加密标准。当年风光无限,像是加密界的“武林至尊”。但时光飞逝,如今的计算机实力蹭蹭上涨,DES那56位的密钥长度被“秒杀”了,于是成了赶着被退休的中年大叔。
不过,放心,它的思想和结构仍然影响深远,是后面算法的基石。用它来保护千万年的秘密就别想了,买张彩票都可能更安全。
2. 3DES(三重数据加密标准)
DES不好用?没关系,聪明的工程师们发明了3DES,字面意思是“给贯通的钥匙加三重保险”,就是用那个老掉牙的DES算法连续用三遍,安全性蹭蹭上涨,像给家门装了三把锁。
虽然安全了点,但速度坑爹,运行就像冬天忘带手套,冷得不行。现在它也基本退役了,被更新更快更安全的家伙踢出了局。
3.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
这位才是对称加密里的“小鲜肉”和“王炸”,从2001年开始接管了加密大权。AES支持128、192、256位的密钥长度,安全性杠杠的,速度也是飞一般的存在。
银行、电商、手机支付都离不开它,堪称加密界的老司机。它还被全球广泛采用,妥妥的安全鸟人爽,让黑客看到它只能泪流满面。
4. RC4(流密码)
RC4是个老朋友,流加密的代表,简单快速,一度被各大协议爱用得不要不要的。喜欢打字快的朋友可能会喜欢它“在线加密”的特性,实时安全护航。
不过,这位“快枪手”后期被多场“泄密”打击,风评掉粉不少,已经不建议用在安全场景了。你懂就好,见识见识它的光辉历史。
5. Blowfish
大名鼎鼎的Blowfish,因其快速且密钥长度灵活,曾活跃在金融和加密领域。它密钥范围广,从32位到448位不等,灵活度碾压DES。
虽然表现不错,但终究没赶上AES上线的红利,慢慢让位给后辈。不过,作为“实力派”,游戏玩家们还是能看到它东京奥运会级别的保密功底。
6. Twofish
作为Blowfish的精神继承者,Twofish被设计得更安全,也支持变长密钥。虽然它没拿下AES的冠军头衔,但在安全圈内有“高大上”的名声,很多安全项目会暗暗用它当备胎。
别看它低调,但对称加密技术的门派里两个鱼才出众呢,High fashion!
7. 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国际数据加密算法)
IDEA算法也是经典选手,诞生于90年代,密钥长度固定128位,有着比较优秀的抗攻击能力。它当年在PGP(Pretty Good Privacy)软件里广泛使用,是数据加密的常青树。
不过授权使用会有点复杂,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范围,不像AES那么能被大家拥抱。
8. Camellia
这货是日本“黑科技”担当,加密强度和AES对标,兼具灵活性和速度,得到了不少政府机构的青睐。但国内爆火的程度还不够,算是小众却不失强力选手。
想嘚瑟时,这哥们可以让你说:“我可是跟AES叫板的存在!”
9. SEED
同样是韩国研发的对称加密算法,SEED算法也是国家级别的安全标准,适合嵌入式设备使用,密钥长度固定为128位。
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新品种的绿茶,但这是个实打实的“硬核战士”,在亚洲地区影响力不小。
10. Serpent
Serpent是AES竞标中的一名黑马,设计极为注重安全性,密钥长达256位。虽然最终落选,但它的安全性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性能略逊色于AES而未成主流。
真的是“安全界的老实人”,不打不骂,但你闭上眼都能信他。
讲了半天,大家琢磨一下,对称加密技术有时就像密码界的“魔术师”,手一挥,数据变花样;再一握,就复原成你眼熟的样子,关键是那把“钥匙”必须小心保管,不然黑客叔叔来捣乱就麻烦了!
对了,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网站地址:bbs.77.ink,说不定还能在游戏里顺手加密点啥赚现金,懂我意思吧?
嗯?你问我能不能暴力破解这些加密?这不科学,别问,问就是密码界的“脑筋急转弯”——到底是钥匙开锁,还是锁住钥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