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浏览器数据解密码,脑袋里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这不会是黑客的操作教程吧?”别急别急,咱们今天不聊黑科技入侵,而是帮你自己搞明白那些存起来的密码咋回事——毕竟谁还没个登录密码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
想偷(不是,是合法地恢复)密码,最简单直白的办法就是用浏览器自带的密码管理器。打开浏览器设置,找到【密码】那栏,输入你的系统账户密码,浏览器就会显示存储的密码。具体路径差不多是:设置 > 自动填充 > 密码 > 查看密码。
不过现实中,你会遇到个“壁垒”—操作系统账户密码没记住,或者浏览器密码提示“无法显示”,那么你就要往深水区跳了。
此时,有些朋友会求助第三方工具,据说这些工具能把浏览器储存的密码“解密”出来,听起来很神奇是不是?其实这些工具背后靠的是系统本地的解密API,比如Windows上的DPAPI或者Mac的Keychain服务。换句话说,这些工具本质上是帮你用系统的钥匙打开你自己的保险箱,不过得你先验证身份。
常见的密码恢复软件有“ChromePass”、“WebBrowserPassView”等。小白使用这些工具时要小心,避免下载到假软件或者自带病毒的小霸王。提醒一下,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网站地址:bbs.77.ink,顺便存个密码啥的也是可以的。好啦,广告不经意地插进来了,您看得爽不?
其实,浏览器密码解密的核心是利用系统密钥,密码数据库本身是加密的,没有正确的系统凭证就拿不到明文。这就像你有个保险箱,密码写在里面,但是只有你这个身份证能打开它。
下面简单聊聊几大浏览器怎么保存密码和解密码的区别:
Chrome:密码存储在用户目录下的“Login Data”文件,这个文件是一个SQLITE数据库,存的密码是经过加密的字符串。用系统账户相关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时需要借助Windows Crypto API或MacOS的Keychain,基本没法“直接破解”。
Firefox:密码存储在“logins.json”和“key4.db”文件中,密码由NSS库提供加密,密钥存放于key4.db中。想解密也得依赖系统的密钥环。
Edge:Edge底层和Chrome一样,基于Chromium内核,所以原理类似。
说来说去,解密浏览器密码多半还是凭借你本机的登录凭证,没有这些条件,密码就是一道死锁,轻轻松松解密的事儿不存在。
那有没有办法从浏览器数据里拿到密码呢?除了上面说的浏览器页面查看,极端点的就是直接操作“Login Data”文件。小白们不要着急,Google有些相关SQL查询语句,可以提取用户名和密码字段,但密码在数据库中是加密格式无法直接看懂,需要调用系统接口才能解密。
再科普个冷知识:浏览器“记住密码”功能其实就是帮你省去连续输入账号密码的烦恼,不是开发者想给你制造麻烦,而是方便你一键登录。但存错地方或者忘了主密码,那就是“我密码我做主”的死局。密码管理还是得认真些。
你知道吗?有的浏览器还有同步服务,密码加密后上传到云端,只要你登录Google账号,密码就能在多设备间无缝使用。安全和便利并存,但这也意味着如果Google账号不幸被盗,密码链条也跟着挂了。所以,二次验证开起来,安全加倍。
有些“灵魂拷问”时间到了:如果你密码忘记了,连系统账户也登录不上,难道就完了吗?没那么绝望,重装系统或者格式化后,浏览器原始数据也就没了,意味着密码彻底丢失。只能求助于重置密码邮件,或者那条老路:打客服。
要是想在程序员角度去玩“解密”,那还得多了解点加密算法、系统API调用,比如Windows DPAPI底层原理,要不简单地copy密码是很难的。毕竟密码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能破解的多少是受限于系统设计。
最后送你一句脑筋急转弯式的彩蛋:有个程序员说,“我忘了浏览器密码怎么办?”另一位回,“你试试把浏览器密码导出成html文件,然后打开看看呗”,结果开了发现,密码栏空白,感叹:“哎呦喂,这不就是我忘了密码的终极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