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负数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4.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3/8读作负八分之三。
16,2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省去“+”号。
+6.3读作正六点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16℃读作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上16℃;-16℃读作负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下16℃
6.如果2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表示支出了500元。向东走3m记作+3,向西4m记作-4。
7.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
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如:-8-6。
小学6年级 毕业 考试数学重难知识点
行程问题
基本概念: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
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
基本题型:
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小学六年级 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做好笔记,用来记录老师讲课重点、补充难题、听课心得等内容,方便日后复习与记忆。而小学数学笔记的记录,很多孩子无法准确掌握,需要下点工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记笔记?
笔记可以方便日后有重点、不失真地复习。
奥数课堂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涵盖定义、公式、解题技巧等各个方面。大多数同学难以一堂课完全掌握全部内容。尤其我们的课堂还经常包含一些经典的难题、补充题,单凭一次性的记忆无法提供充分的反刍的素材。
二、记笔记要避免的误区
然而,很多同学出于不自信或者对家长的敷衍,为了笔记而笔记——笔记完成就“大功告成”、束之高阁。殊不知:记在自己脑袋里面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有笔记而无复习正是做笔记的错误。
三、记笔记的形式
你们的 笔记本 内容多吗?平时书包装满的时候,你能够方便的找到笔记本吗?单独阅读笔记的时候,你觉得丰富吗?如果这三个问题你都回答“否”,那么请考虑一下将全部的笔记搬到讲义上去。
笔记一定要方便日后查阅。书写过程中,字迹不要求美观,但是至少直观。
关于某一题的延伸记录在题目旁边,关于一讲的梳理可以放到章节前,补充的题目可以放到章节后,个人心得可以放在页眉页脚。如果有补充随材还可以粘贴或者插入到讲义当中。
简而言之,笔记在形式上的要求就是:用最小的篇幅记录最多的内容,同时分出清晰地层次。
四、记笔记的基本方法
记入笔记的内容一定要经过筛选。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笔记需求,相应的它也会有自己的筛选方法。抛开具体的科目、知识点,这里有一些参考标准。
1、内容本身不存在疑问。
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同学在记录解题方法时抄写错误、或者照搬板书布局,最终他自己都无法清晰地读出正确的解题过程。这样的错误不仅会形成无用的笔记,还可能引导思维走入歧途。
2、重点记录自己不熟悉的内容。
为了照顾大多数、防止遗漏,老师在 总结 的时候通常会往多了讲,以至于同样的几何模型,五年级上学期提到一次、下学期再复习一次、到了六年级还会梳理两次。如果学生不加甄别、反复记录,费时费力不讨好,还容易滋生厌恶。——如果你实在很熟悉,留下一个记号。
3、珍惜自己的心得。
黑板上或讲义上的内容都是老师的知识,不论多么优秀的老师,他无法直接将自己的思路完整的拷贝进入学生的大脑。所以知识的传承需要学生的记录、复习、练习等等。而真正掌握知识点的最重要表现就是产生自己的认识与归纳。
4、记录经典题目。
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很多时候学习终究脱离不了题目。如果在某一个角落、一本书当中真的有那么一道题、一段话让你受益匪浅,那么勇敢的记录下来。不要将笔记内容局限在老师所供、讲义所言——它应当帮助记录所有对你重要的内容。
除了这些内容上的筛选,熟练的同学还应该考虑下笔记当中布局与记号。比如,过去老师常使用“△”“.”或者“Ⅱ”来标记相对重要的内容,☆表示最重要的知识点,“→”标记自己的心得,“?”表示自己的疑问等等。这些符号,与红色、黑色墨迹搭配能够形成层次鲜明的内容体系,方便自己的不同的场合下复习想复习的内容。
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六年级数学的重难点知识总结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圆柱和圆锥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10.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11.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12.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h或πr2×h÷。
13.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
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
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
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小学6年级 毕业 考试数学重难知识点
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
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③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
②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述三个基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
关键问题:
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
小学六年级 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做好笔记,用来记录老师讲课重点、补充难题、听课心得等内容,方便日后复习与记忆。而小学数学笔记的记录,很多孩子无法准确掌握,需要下点工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记笔记?
笔记可以方便日后有重点、不失真地复习。
奥数课堂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涵盖定义、公式、解题技巧等各个方面。大多数同学难以一堂课完全掌握全部内容。尤其我们的课堂还经常包含一些经典的难题、补充题,单凭一次性的记忆无法提供充分的反刍的素材。
二、记笔记要避免的误区
然而,很多同学出于不自信或者对家长的敷衍,为了笔记而笔记——笔记完成就“大功告成”、束之高阁。殊不知:记在自己脑袋里面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有笔记而无复习正是做笔记的错误。
三、记笔记的形式
你们的 笔记本 内容多吗?平时书包装满的时候,你能够方便的找到笔记本吗?单独阅读笔记的时候,你觉得丰富吗?如果这三个问题你都回答“否”,那么请考虑一下将全部的笔记搬到讲义上去。
笔记一定要方便日后查阅。书写过程中,字迹不要求美观,但是至少直观。
关于某一题的延伸记录在题目旁边,关于一讲的梳理可以放到章节前,补充的题目可以放到章节后,个人心得可以放在页眉页脚。如果有补充随材还可以粘贴或者插入到讲义当中。
简而言之,笔记在形式上的要求就是:用最小的篇幅记录最多的内容,同时分出清晰地层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 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复习资料
★ 六年级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总复习题和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2)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计划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苏教版(2)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堂笔记重点与例题分析
(一)位置,统计,数学广角
一、位置
原点不同 分为(0,0)及(1,1)
1、用数对表示(列,行)
2、方向:先走列,再走行。列(东西) 行(南北) 往东、往北走是加,往西、往南是减。
3、平移:向南北是行变,列不变。向东西是列变,行不变。(点对点平移)
4、轴对称:左右两边的图形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统计
1、统计图的区别:
(1)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表示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总量的关系。
2、扇形统计图
(1)计算圆心角360°×?%
(2)提出问题 注意*:单位“1”
三、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假设法:设鸡求兔,设兔求鸡。注意*:答容易将鸡的脚数量答成兔的脚数量。
2、方程:注意*:要设脚多的为x,以免出现减出负数。
(二)计算
一、意义
1、乘法:①分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②分数乘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百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书的百分之几。
二、法则
1、乘法: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能越分的要约分,再计算。
2、除法: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0”除外)。
三、被除数÷除数=除数分之被除数=被除数:除数A÷B=B分之A=A:B(B≠0)
四、变化规律
1、乘法:原数×小于1的数<原数;原数×大于1的数>原数
2、除法:被除数÷大于1的数>被除数;被除数÷小于1的数>被除数
五、倒数
1、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找到数(1)分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互换位置。(2)整数:A→1/A(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3)小数(百分数):先将小数(百分数)化为最简分数,再找倒数。
3、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1除外)的倒数小于1。
(三)比
一、定义
1、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代表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前项与后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便。
三、化简比与求比值
1、化简比要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化简比与求比值最好写成分数形式。
四、比赛中的比分只是一种积分方式,不是比。
(四)应用题
一、解题步骤
第一步:找单位“1”:A最靠近分率的;B“比、是、占”后面的;C“提高、降低、涨、跌……”都是原来。
第二步:找关键句,补充完整。
第三步:找等量关系。
第四步:列式解答。
二、例题分析
条件:男生32人,女生24人,共有168本本子。
1、 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男-女)÷男 (32-24)÷24
2、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男-女)÷女 (32-24)÷32
3、男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男÷(女+男) 32÷(32+24)
4、女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女÷(女+男) 24÷(24+32)
5、男生与女生各可得几本?
168÷(32+24)=3(本)3×32=96(本)3×24=72(本)
先求每份数,再求几份数。
6、归一应用题,求谁谁当被除数。
300kg花生,可榨油20kg。
① 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20÷300=1/15(kg)
②每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300÷20=15(kg)
三、百分率公式
1、学生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2、小麦的出粉率=面粉重量/小麦重量×100%
3、花生的出油率=油的重量/花生重量×100%
4、植物的成活率=成活棵树/总棵树×100%
5、射击的命中率=命中次数/射击总次数×100%
6、盐水的含盐率=盐重/盐水重×100%
7、产品的合格率=合格产品/产品数×100%
四、利息与可得利息
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可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五)圆
一、概念与特征
1、概念: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π≈3.14 π=3.1415926……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
1、 特征
①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一条。
②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半径、无数条直径。
③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①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1/2(0.5)倍。
d=2r r=1/2d
二、公式
①d=2r ②r=1/2d ③c圆=πd=2πr ④s圆=πr ² ⑤s环=π(R²-r²)
⑥半圆弧=πr ⑦半圆=πr+d=π+2r
三、作图
1、画圆:①定圆心 ②量出半径 ③画图 ④画出o、r、d ⑤标出o、r、d
2、正方形内画圆:①圆心在对角线的交点上 ②半径为正方形边长的一半
③正方形面积与圆面积比 200:175
四、1、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2、面积比=半径比的平方。
五、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15.12 9π=28.26
4²π=16π=50.24 5²π=25π=78.5 6²π=36π=113.04 7²π=49π=153.86
8²π=64π=200.96 9²π=81π=254.34
(一)位置统计数学广角 一、位置 原点不同 分为00及11 1、用数对表示列行 2、方向先走列再走行。列东西 行南北 往东、往北走是加往西、往南是减。 3、平移向南北是行变列不变。向东西是列变行不变。点对点平移 4、轴对称左右两边的图形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统计 1、统计图的区别 1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表示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总量的关系。 2、扇形统计图 1计算圆心角360°× 2提出问题 注意*单位“1” 三、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假设法设鸡求兔设兔求鸡。注意*答容易将鸡的脚数量答成兔的脚数量。 2、方程注意*要设脚多的为x以免出现减出负数。 二计算 一、意义 1、乘法①分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②分数乘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百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书的百分之几。 二、法则 1、乘法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能越分的要约分再计算。 2、除法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0”除外。 三、被除数÷除数=除数分之被除数=被除数除数A÷B=B分之A=A:B(B≠0) 四、变化规律 1、乘法原数×小于1的数原数原数×大于1的数原数 2、除法被除数÷大于1的数被除数被除数÷小于1的数被除数 五、倒数 1、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找到数1分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互换位置。2整数A→1/A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3小数百分数先将小数百分数化为最简分数再找倒数。 3、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1除外的倒数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