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棋盘原理(电子象棋盘)

2023-03-01 21:58:34 密码用途 思思

围棋电子棋盘怎么显示棋子与标记

目前所使用的围棋棋盘以纵横各19条线正交形成361个等距交点,行棋时由执黑(子)、执白(子)双方轮流在交点上落子,一次一子。一旦对弈结束,将棋盘上的所有棋子收起后,则行棋过程及对弈胜负结果的全部信息即消失。为保留这些信息,通常的做法是记录每一步行棋过程以及对弈胜负结果,这个记录称为棋谱。经典的棋谱对于围棋的学习与研究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目前记录棋谱主要方式有手工记录。对弈者在棋盘上每走一步,记录者就在记录纸上标记一步。方法原始,使用不便,实时性差。

电视监视器观察、记录。将摄象机吊装于棋盘上方,把对弈过程传送到场外监视器上显示。这种方法的判读性差,易出现错误;同时经常会有对弈者的手或头在棋盘上方晃动时被拍摄的现象,影响对棋局的判读。

带有自动检测功能的棋盘,还有其它可能的实现办法,如磁极性检测。将围棋黑子和白子分别安装不同磁性方向的铁磁性材料,检测磁性方向即可判知棋子颜色。此方法要求制作专用棋子,且使用者必须正确识别和放置每一个棋子的底面,以保证磁极性无误,这势必影响棋手的行棋习惯与思路,事实上难以推行;况且棋盘上各子之间距离较近,磁场干扰较大,技术可行性差。

机械传动式巡回检测。为减少传感器数量,降低成本,采用一维机械传动式动态巡回的检测方式。缺点是机械噪音大,干扰比赛环境;机械运动速度难以达到测量要求,易造成判读错误。

电子棋盘原理(电子象棋盘) 第1张

围棋的棋盘有多少种?它们的棋线横坚各有多少条?各可以安放多少粒棋子?

围棋的棋盘形式有:(1)薄片型棋盘。用纸、木板、塑料等材料制成,整张或折叠式。比较流行。(2)盒型棋盘。为一扁方形木盒,一般盒侧有抽屉充当棋笥。曾在古时宫廷中流行。(3)有脚型棋盘。木质,盘面一般厚10厘米至26厘米左右,有四只经雕琢的脚。以榧木制成的为上品,在日本较多见。中国宋代亦有关于四足棋盘的记载。(4)磁石棋盘。利用磁性原理可使棋子吸附在棋盘上。多用于旅行、教学或表演场合。(5)电子棋盘。以电子计算机及其附件组成。主要用于自学练习。

围棋有一别称叫“方圆”,“方”就是指棋盘,系正方形或略呈长方形。现行棋盘为平面上画横竖各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每个交叉点都可以放子。最原始的棋盘为9路,构成81个交叉点。古文献传说系尧帝所造。后来丹朱将9路改成了11路,构成121个交叉点。到舜帝时将棋盘改成了13路,构成169个交叉点,丰富了棋的变化。从春秋开始,由13路棋盘演变为17路,构成289个交叉点。至到隋、唐时期,逐渐演变成了19路棋盘,和现行棋盘一样构成361个交叉点。在唐朝同时出现的还有15路棋盘,它构成225个交叉点。文献记载系朝鲜新罗时期(相当唐五代时期)。

什么元件能发光并感光?用手遮住的时候能产生电信号被单片机捕捉到?

发光二极管即可。发光二极管也会有微弱的光电效应。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是给发光二极管反向充电,然后把接发光二极管阴极的IO设成高阻状态,由于发光二极管PN结的电容,给发光二极管冲的电会慢慢下降,过一段时间IO就会检测到低电平。光强不同的情况下,时间也不同。

中国象棋中的电子电箱是什么?

它由智能信息采集的硬件设备和相关配套的计算机软件(服务器通讯、积分编排、信息采集接口、人机对战智能等软件)构成,甚至超大频现配置彰显个性尊贵,其具体创新点如下:

01、使用真实棋子,在电子棋盘上对弈,不改变棋手的传统下棋习惯;

02、使用矩阵式电路及非接触式传感器采集走子信息,可靠性高,成本低;

03、自动计时、记谱、记着,无需人工干预,有效减轻棋手负担,完整记录对弈过程;

04、有准确无误的复盘功能;

05、有灯光、语音提示功能,例如:“红方违禁,必须变着,不变判负”等;

06、通过网络、电视、投影等方式实现现场转播,既有利于棋迷观赏,又有利于维护赛场秩序,从而提高群众参与热情,扩大群众参与范围;

07、通过无线网络,直接将比赛结果传送到服务器,并写入中国象棋积分编排软件数据库,无需手工录入数据,编排后的结果也可直接传递到各个电子棋盘的显示器,无需摆台,例如红方张三,黑方李四;

08、通过服务器,可对所有棋手对弈的情况进行监控或转播以及网络信息传送;

09、具有人工智能技能,可以实现人机对战及自动走子的功能;

10、运用软件对“待判”局面进行自动分析和判断裁决,大大减轻裁判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比赛判决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电子围棋电子棋盘好不好用?

目前电子棋盘技术日趋成熟,挺好用的。

主要用来打谱复盘,做题练习非常便利。

还有一点就是电子棋盘有连接网络功能,可以同步下棋。

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护眼睛,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