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大帝简介(恺撒大帝什么意思)

2023-03-02 10:11:01 密语知识 思思

恺撒大帝的一生简介?

尤里乌斯·恺撒(约公元前100年—前44年)是在罗马社会动乱年代出现的伟大人物。他出生于罗马的名门贵族。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年轻时的恺撒就有着雄才大略,当时罗马总督贪污腐败,恺撒挺身而出,揭露并控告他。为此,他在民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从政后,恺撤出任一年西班牙总督。回来后并成功地与庞培、克苏拉结成“前三头同盟”。按照三头协议,公元前59年,恺撒当上了他久已期盼的执政官。

恺撒上任后,批准了庞培在东方推行的全部政策,并实行土地法,分配给庞培老兵和子女土地。另外,恺撒还减免了亚洲地区的三分之一的税金,以笼络以克苏拉为代表的骑士包税商。但是,恺撤很清楚,要想真正在力量上超过庞培和克苏拉,就必须建立军事上的权势。于是,恺撒把尚未被完全征服的高卢地区作为他掌握兵权和登上更高权位的最好阶梯。

公元前58年,恺撒经过三年的时间,征服了大半个高卢。公元前55年,他率军渡过莱茵河侵入日耳曼(德意志),之后,他还曾两次渡过英吉利海峡。入侵不列颠。恺撒的威望在罗马人的心目中日益高涨,使得庞培和克苏拉坐立不安了。任叙利亚总督的克苏拉迫切需要建立更大的战功,但是在攻打英勇善战的安息人时战败被杀。后来凯撒打败了反对自己的庞培,成为了真正集军事、行政、司法、宗教大权于一身的独裁者。

恺撒的独裁统治,使得一部分同守罗马共和传统的元老派贵族不满和仇视,他们秘密串联起来,决定谋杀恺撒。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只身一人到元老院开会。虽然有人事先警告过他有人要暗杀他,但他仍然没有带卫队,他认为那是胆小鬼干的事。当他从容地坐在他的座位上时,一个刺客假装请求他答应某件事情,上前抓住了他的紫袍,拿出匕首向恺撒刺去。所有的合谋者一拥而上,凯撒被刺身亡。

恺撒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同时还是一个有名的作家。他留下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详细记述了他亲自经历的战争的经过。这两部书,文笔朴实简练,行文巧妙,不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也是初学拉丁文者的范本。

恺撒大帝简介(恺撒大帝什么意思) 第1张

凯撒大帝生平介绍

生平

一、早期教育

凯撒早年的情况,特别是他接受教育的情况,由于缺少资料,一直不甚清楚。和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年青的罗马贵族一样,直到7岁为止,凯撒一直受其母亲的影响。

此外按照传统,在学习完字母和数字以及拉丁文的入门知识之后(另外,我们也知道,凯撒精通希腊文),凯撒应当师从雄辩术教师,学习演讲辩论。

此外,他还要学习哲学和法律等基础知识;最后,如同所有贵族子弟,接受军事技术方面的教育,包括阅读各种历史、攻城术和战术等方面的著作,参加各种各样军事体育训练。

7岁时,凯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校内,凯撒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他活泼开朗,脑子灵敏,而且令老师惊奇的是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总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凯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着姑父给他讲他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凯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凯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

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凯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15岁时,按照罗马的习俗,凯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

二、初出茅庐

1、与苏拉的冲突

公元前86年和前84年,元老院民众派领袖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前者是凯撒的姑父,后者曾提名凯撒为朱庇特神祭司,而凯撒则由于亲缘等原因被视为马略的当然支持者。虽然凯撒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保护人,但是也同时获得了从事某种职业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由。

前84年,凯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这桩婚姻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女儿——尤莉娅,而且还使其获得了元老院民众派成员的支持。

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并得到元老院精英派成员支持的独裁官苏拉要求凯撒同科涅莉亚离婚。但是,凯撒选择了拒绝并谨慎地离开了罗马。

在亲友的帮助下,凯撒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虽然后来苏拉屈服于对年青的凯撒之各种有利的强大压力而宽恕了后者(传说,苏拉在同意宽恕凯撒时曾向为凯撒说情的属下言道:“汝等当知,这个年轻人将比马略可怕百倍!”),但凯撒仍然认为远离罗马更为审慎。

2、首次前往东方

公元前82年至前79年间,凯撒旅居东方,并在前81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TerentiusVarro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他到达小亚细亚之后,很快便接受了一项使命:前往比提尼亚寻找船只。比提尼亚国王尼科美德已经答应了向罗马供应船只,却迟迟不肯履约。

初出茅庐的凯撒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是完成得太圆满了,他的对手开始传言正是这位罗马使者不寻常的魅力,才使得狡猾的国王唯命是从。

虽然这仅是一个插曲,却给人们留下了凯撒是同性恋的印象,而且这一影响是长远的,以至于他的士兵(根据苏维托尼乌斯的说法)在很久以后的一次凯旋式中称其统帅为“所有女人的男人,所有男人的女人”。

前80年,凯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在战斗中,凯撒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并因为表现英勇而获得桂冠。前79年至前78年,他还参加了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3、返回罗马

前78年,苏拉去世,凯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家乡。在罗马的家中赋闲期间,凯撒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极少关心政治,仅仅是以律师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和支持者辩护或起诉。

例如:前78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凯撒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前77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前76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当庭对抗。

4、再次前往东方

但是,凯撒并没有坚持下去,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公元前75年,他在罗德岛拜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罗尼奥斯为师,进修雄辩学。

在旅途中,他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了,海盗们向他的家人勒索二十塔兰特的高额赎金。凯撒讽刺海盗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并要求海盗至少要求五十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38天之中被海盗们囚禁,但他却说获释后一定要将海盗们统统钉上十字架。

海盗们认为这只是他的戏言,仍善待凯撒如旧。

凯撒获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践行诺言。他组织了一支舰队攻打海盗的基地并成功抓获所有劫持他的海盗,判决全部钉上十字架。但因为那些海盗善待他,凯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先把他们的气管割断,才把他们的尸体钉上十字架。

简介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拉丁文:GaiusJuliusCaesar,前100年7月-前44年3月15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是罗马共和国体制转向罗马帝国的关键人物,欧洲史称凯撒大帝,及罗马共和国的独裁者。他也是拉丁文散文的作者。

凯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大祭司、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用了8年时间征服高卢全境(现在的法国),亦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凯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凯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且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拉丁语:Imperator)。

扩展资料:

影响和评价

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凯撒大帝之称。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官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影响所及,有罗马君主以其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其后之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凯撒”作为皇帝称号。

俄语中沙皇(俄语: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古罗马皇帝头衔凯撒(俄语:Caesar)的转音,царь有“皇帝”的含义。中文译名则采半音译半义译,译为“沙皇”。

主要著作

凯撒与同时代的西塞罗被后世并称为拉丁文学的两大文豪。凯撒生前曾留下大量的私人信件与文章,但由于奥古斯都将凯撒神化为神君,因此绝大多数的著作都遭到了销毁;目前凯撒主要的传世著作是他亲身经历的战争回忆录,至今仍因高度的文字水平被西方的学校教育作为拉丁语教材。

《高卢战记》、《内战记》、《亚历山大里亚战记》、《阿非利加战记》、《西班牙战记》、《赫库力斯的功勋》、《俄狄浦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凯撒大帝的资料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又译盖乌斯·朱利叶斯·凯撒、朱利亚斯·凯撒),即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早年经历

人物形象(画像、雕塑、纪念徽章等)

人物形象(画像、雕塑、纪念徽章等)(9张)

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另一说法为:公元前102年7月12日)恺撒出生于罗马。其父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母亲奥莱莉娅来自奥莱利·科塔家族。公元前119年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曾在担任执政官。[1]

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公元前87年,按照罗马的习俗,恺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2]

公元前86年至公元前84年,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恺撒被视为马略的支持者。公元前84年,恺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生女儿尤莉娅,并获得元老院民众派成员支持。

公元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恺撒拒绝并离开罗马,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2]

前往东方

恺撒全身塑像

恺撒全身塑像

公元前82年至公元前79年间,恺撒旅居东方,并在公元前81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接受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并圆满地完成任务。

公元前80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因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公元前79年至公元前78年,参加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2]

公元前78年,苏拉去世,恺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罗马。以辩护人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或拥护者辩护或者起诉。公元前78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公元前77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公元前76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对抗。[1]

公元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公元前75年,他在罗德岛,拜师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的门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后者要求以20塔兰特作为赎金。恺撒嘲笑他们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么人,并要求海盗索取50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38天里,他不得不同海盗们待在一起,他对他们开玩笑说获释后一定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十字架。当他获释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盗。也许是因为那些海盗对其不错,恺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在把他们钉上十字架之前,割开了他们的喉咙。[2-3]

政治生涯

恺撒头像

恺撒头像

公元前74年,返回罗马,并继承奥莱利乌斯·科塔的职位,成为祭司。公元前72年,获军事保民官。[1]

公元前70年,再次参与选举,并当选公元前69年的财务官,任期一年,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恺撒于公元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副手,主管行省的财政。

各城市巡回审案期间,请求解除职务,离开西班牙。[2]

返回罗马后,公元前66年恺撒被委任以“阿庇亚大道管理人”的头衔,负责维护这条连接罗马和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后自荐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职位并当选。主要负责城市的公共设施(特别是神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市场和其他罗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为取悦平民阶层,恺撒为公众提供了许多竞技比赛,新改建许多公共建筑,带着荣耀结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却负债数百塔兰特。[1]

公元前63年是西塞罗的执政官任期年,与平民阶层决裂,结果任期中无所作为。相反,恺撒节节胜利。

此时,罗马的祭司长皮乌斯(Quintus Caecilius Metellus Pius)去世,恺撒参加竞选,并顺利当选这一终身职位。稍后,又获得另一职位—大法官。

同一年,恺撒与苏拉的孙女庞培亚(Pompeia Sulla)成婚。恺撒与庞培亚离婚理由是“恺撒之妻不容怀疑”。[2]

公元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届满,恺撒得到远西班牙行省总督职位。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恺撒又一次陷入经济困境,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

抵达伊比利亚,恺撒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恢复行省秩序后,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最终放弃了凯旋式,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1]

公元前60年(一说公元前59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

恺撒远征高卢和不列颠

恺撒远征高卢和不列颠

此时,庞培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遭到失败;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公元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于公元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政治联盟,50岁的庞培还娶了恺撒年仅14岁的独女茱莉娅。

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毕布路斯作为执政官退出所有政治活动,直到任期结束。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完成执政官任期后,恺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五年(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53年)的权力。刚到任,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49年)。

作战9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上缴大量钱财。恺撒成为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1]

恺撒遇刺

恺撒遇刺

高卢战争让庞培感到不安。加上公元前53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三头政治不稳,元老院拉拢庞培。公元前49年,元老院向恺撒发出命令撤回罗马,恺撒回信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拒绝并发出最终劝告,表示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恺撒为国敌。

恺撒带军团到国境线卢比孔河(Rubicon),并渡过卢比孔河。恺撒的举动震动庞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议员,带著家当逃离意大利半岛。恺撒不流血进入罗马城,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

接著,征讨西班牙、希腊,在公元前48年的法尔萨拉斯(Pharsalus)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追击到埃及。埃及人刺杀庞培后,将庞培人头献给恺撒。恺撒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他的姐姐克利奥佩脱拉(Cleopatra,即埃及艳后)共享。此举惹恼埃及人,爆发亚历山大战役。恺撒带领第六军团加上援军,彻底击败埃及军,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克利奥佩脱拉登上埃及王位。会战期间,恺撒士兵所发射的火箭命中亚历山大城大图书馆,60多万本书毁于一旦。战役结束后,恺撒与克利奥佩脱拉进行为期两月的尼罗河之旅,接著征讨破坏与罗马之间协约的潘特斯王国。

公元前46年,恺撒回罗马后召集军队,攻打逃至北非与努米底亚王犹巴结成同盟的庞培余党,于塔尔索斯会战中获完全胜利。之后,恺撒回到罗马,进行长达十天的凯旋式。[2]

回到罗马的恺撒推动各项改革,包括给予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人民罗马公民权、请专家制作儒略历、建立和平广场等。在公元前45年,庞培两个儿子逃到西班牙发动叛乱,恺撒再次远征西班牙,于孟达会战中击败叛军,庞培长子劳斯阵亡,次子流亡西西里。恺撒回国之后,于公元前44年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1]

凯撒之死

电影《恺撒大帝》截图

电影《恺撒大帝》截图(11张)

公元前44年,为拯救卡莱会战中被俘虏的9000名罗马士兵,恺撒宣布将远征帕提亚。但是,当时的占卜师说“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此举更加深共和派议员的不安,认为恺撒终将称王。二月,在一项典礼上,执政官安东尼将花环献给恺撒,并称呼恺撒为王。虽然恺撒拒绝,反恺撒一派更为恐惧,于是策划谋杀恺撒。

参加反对恺撒的阴谋的大约有60多人,为首的是该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他们称自己为解放者(Liberators),这些人在刺杀恺撒前曾和卡西乌斯会面,卡西乌斯告诉他们说如果东窗事发他们就必须要自杀。在公元前44年3月15日,一群元老叫恺撒到元老院去读一份陈情书,陈情书是元老写来要求恺撒把权力交回议会。可是这陈情书是假的。当马克·安东尼从一个叫做卡斯卡的解放者那里听到消息,他赶紧到元老院的阶梯上要阻挡恺撒。可是这些参与预谋的元老在庞贝兴建的剧院前先找到了恺撒,把他领到了剧院的东门廊。

恺撒在读这假的陈情书的时候,卡斯卡把恺撒的外套给脱开然后用刀刺向他脖子。恺撒警觉到卡斯卡,转过身抓住卡斯卡的手,用拉丁语说:“恶人卡斯卡,你在作什么?”被吓到的卡斯卡转向其他元老,用希腊话说:“兄弟们,帮我!”。一下子包含布鲁图斯的所有人都开始刺向恺撒。恺撒想要脱逃,可是因为血流太多眼睛看不见所以摔倒,最后这些人在他倒在地上的时候把他杀害了。根据史学家尤特罗匹斯(Eutropius)的说法,当时有60多人参与这谋杀。

阴谋者本想把他的尸体投入台伯河,但是慑于执政官马克·安东尼和骑兵长官雷必达而没有这么做。

恺撒的遗嘱是按照其岳父的要求,在马克·安东尼的家中启封宣读的。这份遗嘱是在前一年的9月13日立下的,并一直保存在维斯塔贞女祭司长手里。在这份遗嘱中,恺撒指定自己姐姐的三个孙子为自己的继承人:给屋大维四分之三的财产,其余四分之一由鲁基乌斯·皮那留斯和克文图斯·佩蒂尤斯分享;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监护人,其中几个竟是参与阴谋的凶手;还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并规定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此外,他还把台伯河的花园留给人民公用,并赠予每个公民300塞斯特尔提乌斯。

阴谋刺杀他的人中间,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一部分人死于海难,一部分人死于屋大维和其他恺撒部将随后发动的战争,有些用刺杀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

恺撒死时58岁,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众神行列,被尊为“神圣的尤利乌斯”。[1]

凯撒的死有另一种说法。

他拒绝了王位,作出一些不太让元老满意的举动都是故意的,而且他身患重病,他只有唯一一个儿子奥古斯都,虽不是亲生的。所以他既不想让自己在史料上留下重病死的一笔,想留下光辉形象,又想让奥古斯都进行磨难后,将那些元老杀死,自己在百姓面前正当地当上“王”。他才会出此下策。

;fr=aladdin

凯撒大帝的介绍有哪些?

恺撒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出生于罗马,他在父系和母系两个方面都出身于纯粹的贵族家庭环境中,由此获得了很好荫庇。前80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在战斗中,恺撒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并因为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前79年至前78年,他还参加了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恺撒早年的情况,特别是他接受教育的情况,由于缺少资料,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知道,和他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年青的罗马贵族一样,直到7岁为止,恺撒一直受其母亲的影响。此外按照传统,在学习完字母和数字以及拉丁文的入门知识之后,恺撒应当师从雄辩术教师,学习演讲辩论。

7岁时,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恺撒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他活泼开朗,脑子灵敏,而且令老师惊奇的是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恺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着姑父给他讲他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恺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

恺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并得到元老院精英派成员支持的独裁官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但是,恺撒选择了拒绝并谨慎地离开了罗马。

凯撒大帝生平介绍是什么?

恺撒大帝,全名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生卒年是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凯撒大帝主要作品:《内战记》 、《高卢战记》 、《亚历山大里亚战记》、《阿非利加战记》、《西班牙战记》、《赫库力斯的功勋》、《俄狄浦斯》。

为政举措

加强中央集权制,巩固统治基础。破坏旧的贵族共和体制,把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独裁制的过渡。

逐步废除旧罗马作为一个城邦霸国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特权,提高意大利各城邦的地位,并且把公民权陆续给子罗马的各个行省,使这个大帝国的统治集团基础更加扩大巩固。凯撒在公元前44年被刺后,他的嗣子、他姐姐的孙子屋大维在凯撒奠立的基础上,彻底完成了把奴隶制的罗马共和国改建成帝国的任务。

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等。此外,他改订历法,推行"儒略历"。作为军事统帅,他善于并用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个歼灭敌人;重视骑兵的作用,强调步骑兵协同作战;在兵力部署上建立了预备队,增大了战斗队形的纵深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