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中的三分法(三分法理论的内容)

2023-03-04 0:12:47 密语知识 思思

项目管理中的三分法

三分法在项目管理中可能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领导方式,而本文所提的三分法的应用,主要是指项目管理中进度表制定时如何应用三分法。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项目管理中三分法的文章,欢迎阅读。

所有进度表都有一项基本法则:三分法。虽然粗略,但是这是最接近并了解进度表的最简单方式。

就任何项目而言,要把可用时间分成三段:一段用于设计,一段用于实现,另一段用于测试。由方法论不同,可能每一个阶段的名称会有所不同,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把整个项目周期中的每一天都搞清楚应该做好什么(设计)、实际去做(实现实际环境的程序代码)或者验证、分析以及改良已完成的事(测试)。

按照三分法理论,在安排这三个阶段的进度表时,应该粗略的将整个项目周期进行三等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出现大幅度的调整这个三分的比例,除非你有充足的理由,比如某个项目特别重要(注册登录流程修改,测试比例增加20%)。

在按照三分法划分了进度表后,重新审视每个阶段的工作是否能按照计划完成,如果某个阶段进度出现问题,无法按计划完成,那说明项目的总的时间安排出现了问题,考|试/大这种情况下,建议可以有两个选择:

1. 修改进度表,将项目周期加长;

2. 修改预期要完成的工作量,将某些工作放入下一阶段项目安排中。

而不建议的`也有两个选择:

1. 调整三分的比例;

2. 加班。

还有一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那就是虽然整个项目在进度表上符合预期,但是三个阶段不是等分的,而又没有足够的理由去进行这样不平均的分配,那么很有可能会有隐藏的项目风险。比如某个项目一共需要3周完成(15个工作日),而进度表中把其中10天用于开发,2天用于设计,3天用于测试,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实现的设计不够仔细,在第二阶段中造成开发时间上的浪费,考|试/大而测试阶段时间紧迫,一旦出现较大的bug则必须通过加班解决,极容易造成项目质量下降。

三分法同样适用于一个较大项目的每一个迭代周期,在一个大的项目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框架设计之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往往可以按照功能划分成若干个迭代周期,而每个迭代周期都可以应用三分法分为详细设计、代码实现和测试。我认为这个模式在进行一些较大项目开发时应该大力推广,优点是:

1. 项目进度上更加可控,阶段划分细致,Review时项目里程碑完成情况清晰;

2. 项目质量更加可控,每个周期都包含三个阶段,将项目风险平均分布在整个项目周期内;

3. 团队工作能力最大化,将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工作平均分布在整个项目周期内,使团队工作能力得到最大的体现,也可以使项目周期控制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分法虽然简单,但是用好三分法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中包含了很多项目管理、沟通技巧以及执行力等方面的知识,而一旦用好三分法,往往会做到事半功倍。 ;

黑格尔的三分法是什么

黑格尔的三分法

黑格尔的"一分为三"的辩证法问题.这里所说的"一分为三"也就是黑格尔自己经常所说的"三分法",这里所以称之为"一分为三",意在着重指出,黑格尔"三分法"之中的"三"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因此这就构成"三"的内在统一性亦即"一".黑格尔也常用"三一律","三一体"这样的名称,也是要指出"三"的内在统一性。

黑格尔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

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

在质量互变规律中,黑格尔用质、量、度来诠释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变化,指出质是事物的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某物属于某物,如果脱离了质,某物就不再是某物了。量只是事物外在的规定性,它的变化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而衡量量变限度的就是度,造成质量互变的点叫“交错点”,据此点构成的线叫“交错线”,量变是渐进式的,而质变是在渐进过程中中断,走向飞跃,从而彻底改变事物性质。对立统一思想是黑格尔辩证法最具价值的组成部分。黑格尔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所有事物的对立面又都是相统一的。黑格尔直接攻击形式逻辑,尤其是“A=A”的同一定律,他指出同一定律建立在一种抽象的同一性基础上,没有考虑到它的内在差别,他要求把自身的内在差别和内在矛盾包含在具体的同一性中。他认为,同一本质上就是绝对的非同一,包括差异、对立和矛盾,唯有在同一与差异的统一中才能发现真理。

否定之否定是指逻辑思想经历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过程。第一阶段为抽象的理性阶段,首先肯定理性思维的优点与价值,确定理性思维的地位。第二阶段进入否定理性阶段,对理性思维采取扬弃的态度,过渡到它的对立面。第三阶段是再次肯定理性思维的阶段。黑格尔说:“就以否定作为结果来说,它是包含着肯定的。肯定中包含它所自出的否定,并扬弃否定在自身内,所以说辩证法具有扬弃否定,否定中又包含肯定的特性。”黑格尔认为世界本质是客观精神,因此“否定之否定”演变成了对自我意识的探求。

三分法思维是什么?

三分法”的最初发展就是创立了太极理论,建立了易经思维,我们讲到太极八卦,常会说“一分为二,亦一亦二,二合为一。阴阳如同正反,能够分辨得出,但是分不开。中国人自古知道只有阴阳互动才能有运动,自然万物才会有发展,没有互动,没有发展就是死亡的深刻道理。中国人主张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运用

首先说明中国的“中”字,根据三分法的原理,中国人不会采用选正选反的两个极端的路子,而是统筹起来看成第三面,这就是“中”。中国人认为“中”就是合理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中国人并不是指夹杂在中间的人,而是指合理的人。

华夏服饰

根据“三分法”理论,华夏祖先精心设计制作了华夏衣冠——汉服,“三分法”体现了汉族人的世界观,思维观,宇宙观。从汉服的主要特点来看,交领、右衽最能体现“三分法”的道理。另外,汉服的多样同一性的特点也是体现了华夏祖先在“三分法”上的良苦用心,汉服除了具有如曲裙,直裙,儒裙等多种样式外,还经历了历朝历代(除清代“剃髪易服”之后)的演变,款式多种多样,但几乎所有汉服都具有交领、右衽,素腰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汉服的同一性。多样性和同一性本属于正反阴阳两个对立面,但是汉服能把这两面统筹起来体现了“三分法”在服饰上的无限魅力。

中国书法

书法是具有一门法度的高级艺术,法为书法的法度,中国书法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汉字书写规律,还要讲究创新。在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里,处处体现了“三分法”的身影。在汉字的笔画方面,书法讲究笔画的粗细变化,一副书法作品内书写的汉字里,都会有粗的笔画和细的笔画,粗细犹如正反阴阳,阴阳互动在一个汉字里面显现,这就是书法的运动美,这样的运动美除了在笔画的书写上,还在布局上,比如整幅作品反映出来的汉字,有大的有小的,有运墨重的,有运墨轻的,有长的有短的,这种不同的效果互相交映,才是书法艺术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