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唯一的摩尔斯密码
国际摩尔斯密码定义一种标准编码方式,将每个字母对应于一个由一系列点和短线组成的字符串, 比如: “a” 对应 “.-”, “b” 对应 “-…”, “c” 对应 “-.-.”, 等等。
为了方便,所有26个英文字母对应摩尔斯密码表如下:
[".-","-…","-.-.","-…",".","…-.","–.","…","…",“.—”,"-.-",".-…","–","-.","—",".–.","–.-",".-.",“…”,"-","…-","…-",".–","-…-","-.–","–…"]
给定一个单词列表,每个单词可以写成每个字母对应摩尔斯密码的组合。例如,“cab” 可以写成 “-.-…–…”,(即 “-.-.” + “-…” + ".-"字符串的结合)。我们将这样一个连接过程称作单词翻译。返回我们可以获得所有词不同单词翻译的数量。
摩斯密码对照表如下:
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它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组成: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嗒”(Da)。间隔时间:滴,1t;嗒,3t;滴嗒间,1t;字符间,3t;字间,7t。
1837年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常用缩写
A - All after (问号后用于请求重复) 。
AB - All before (同样)。
ARRL - 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美国无线电中继联盟)。
摩斯密码的对照表如下:
摩尔斯电码(又译为摩斯密码,Morse code)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之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扩展资料:
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点划组合,它们由二个字母的摩尔斯电码连成一个使用,这样可以省去正常时把它们做为两个字母发送所必须的中间间隔时间。
AR:·—·—·(停止,消息结束)
AS:·—···(等待)
K:—·—(邀请发射信号)(一般跟随AR,表示“该你了”)
SK:···—·—(终止,联络结束)
BT:—···—(分隔符)
···—·(我将重新发送最后一个单词)
·· ··(同样)
········(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斯电码
摩斯密码代表字母如下图:
摩斯密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之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相关内容解释
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通过点(滴)、划(嗒)、停顿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字母、数字、符号。它是1837年,被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或者艾尔菲德·维尔(发明者有争议)发明。
1901年12月12日,在位于加拿大东南角的纽芬兰,接收到了从英国西南角的宝窦(Poldhu),用大功率发射电台发送“S”字符的国际摩尔斯电码,“嘀、嘀、嘀”三声微弱而短促的讯号,通过电波传到2500公里外的大西洋对岸。无线电的诞生,让摩尔斯电码如虎添翼,开启了无线电通讯的辉煌时代。
二十六个字母摩斯密码是:
. : 短音 念作"滴(di)"
- : 长音 念作"答(da)"
数码(长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0: -----
摩斯密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之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摩尔斯电码
也被称作摩斯密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它发明于1837年,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不同于现代化的数字通讯,摩尔斯电码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短促的点信号“・”,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表示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a-z:97-122,A-Z:65-90,0-9:48-57。
ASCII码使用指定的7位或8位二进制数组合来表示128或256种可能的字符。
0~31及127(共33个)是控制字符或通信专用字符(其余为可显示字符),如控制符: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S(退格)、BEL(响铃)等;通信专用字符:SOH(文头)、EOT(文尾)、ACK(确认)等;
32~126(共95个)是字符(32是空格),其中48~57为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65~90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97~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一些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
产生原因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在存储和运算时都要使用二进制数表示(因为计算机用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表示1和0),例如,像a、b、c、d这样的52个字母(包括大写)以及0、1等数字还有一些常用的符号(例如*、#、@等)在计算机中存储时也要使用二进制数来表示。
而具体用哪些二进制数字表示哪个符号,当然每个人都可以约定自己的一套(这就叫编码),而大家如果要想互相通信而不造成混乱,那么大家就必须使用相同的编码规则,于是美国有关的标准化组织就出台了ASCII编码,统一规定了上述常用符号用哪些二进制数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