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改编自麦卡锡同名小说,由著名的兄弟导演科恩兄弟执导。获得了第八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堪称经典。
影片一开始,由汤姆.李.琼斯扮演的老警察贝尔的画外音就透出了他的心态。他德父辈、叔叔都是警察,那个时候的犯罪都是单纯的。而今的犯罪世界让他越来越难以理解,就像他一开头所说的:他曾把一个十几岁少见送上了电椅。那个少年至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悔意,而说自己生下来的就是为了杀人。可见,老警察处于一个疲累的状态,自己已经理解不了这个时代的犯罪和人。这一点和他在快到片尾时,他去接收摩斯的尸体,和墨西哥警察老友对话中也看得出来,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他们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
故事并不复杂,一个退役的越战老兵摩斯意外捡到了墨西哥毒贩火拼留下的200万美金。在自己良心发现半夜去送水的时候被毒贩追杀,不得已携款潜逃。黑帮请来了冷血杀手安东,这个人不仅心狠手辣,在杀人和做事都有自己的一套原则。老警察贝尔也在追查这件案子,一个典型的黑帮片套路:猫追老鼠的好戏开展了。
如果说,这部片子只是简单的西部片包装的悬疑片的话,那么,这就太小看了科恩兄弟的功力了。这对堪称奇才的兄弟用自己的风格拍出了《血迷宫》、《冰血暴》、《谋杀绿脚趾》等一系列风格独特的经典之作。
我觉得影片展现了越战对于美国的影响,各个阶级都处在了迷茫和崩溃的边缘。人们不知何去何从,就连犯罪都被看成一种宣泄,变得不可理解。这个世界一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左右,就像猎人摩斯莫名其妙的猎鹿的时候失手了,安东开车过桥的时候居然也没能打中那只乌鸦。在这个无形的力量的左右下,携款潜逃的猎人、追杀的冷血杀手和追捕的警察都在被左右。莫斯拼命保护着两百万,却意外死在了墨西哥黑帮的枪下。冷血杀手在杀完莫斯妻子后却在路上莫名遭遇车祸……这一切都在诉说命运的无常和巧合。
关于那200万最后的去向,我看到了网上有诸多争论。我倾向于那钱应该是在安东那里,至于为什么他执着于杀莫斯的妻子,那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个“有原则”的人。
片中唯一让我觉得暖心的是,莫斯穿着不像衣服的外套想穿过边界入境美国。遇到了同样是越战老兵的警察,老警察不仅放他入境,还找人帮助了他,使得这部冷色调的片子有着仅存的温暖。
最后老警察贝尔诉说关于自己的梦,那时候他已经退休在家。他说自己梦见自己的父亲,在梦中比他还年轻,举着像火炬一样的发光的火把走在他前面。我觉得这代表着那个 社会 的正义和光明,渐渐的离贝尔远去了,离那一代美国人民远去了。
科恩兄弟凭《老无所依》,斩获了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大奖,哈维尔·巴登也凭经典杀手形象荣获了最佳男配角奖。这是一部既惊险刺激,又能让人深思的电影。
影片让我感触最深的,就象老警长贝尔所讲的“查理用枪杀牛,反被子弹击伤”的故事一样,围绕着两百万美元的致命诱惑,人人都以为自己能掌控局势,然而game over前,谁都不知道自己的结局。
只有老警长贝尔,直面了自己在案件中的无能为力,感受到“老无所依”的悲凉心境。他虽然能预测杀手希格尔的进一步动向,却总是慢一步;虽然知道摩斯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却最终无法拯救他。
贝尔一边怀念着祖父、父亲当警长时“连手枪都不带”的质朴 社会 环境,一边感慨如今为了钱可铤而走险、不再遵循良俗的可悲潮流,而罪犯越发凶狠残暴、泯灭人性,更加让人无从防范、无力阻止,这让他心力交瘁,最后选择辞职。
而其他人,无论是牛仔摩斯、杀手希格尔,还是幕后老板、以及过于自信的威尔斯,都在按自己的规则行事,以为能把控事态的发展。
喜欢打猎的牛仔摩斯,偶然在墨西哥毒贩火拼后的现场,发现了二百万美元现金。没有任何犹豫,摩斯拿走了钱。在他深夜返回现场为一名幸存者送水时,被赶来的毒贩发现并追击,其后更引来了冷血杀手希格尔的一路追杀。
摩斯曾是一名越战老兵,他有着精湛的枪法、冷静的头脑和娴熟的生存技能。在猎鹿时,他会将弹壳细心地捡走;被恶犬猛扑之际,刚上岸的他,也不忘吹干枪膛、换上弹匣,再射击;看到旅馆房间的窗帘拉开,他就知道有埋伏,果断从其它房间勾出藏在通风管道里的钱箱,逃之夭夭……
杀手希格尔留着蘑菇头,脸上总有一抹古怪、执拗和冷酷的神情,随身携带着一把威力巨大的气筒枪。
希格尔在警局用手铐残忍地扼杀副警长的一幕,让人触目惊心;他与加油站老板交谈时,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几乎让人窒息;他可以冷血地杀死任何人,也偶尔扮上帝,让人猜硬币来决定自己的生死;而且,他“原则性”极强,只要有人给他造成了不便,不管是对手,还是老板、同伙、同行,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杀死他们……
希格尔曾在 汽车 旅馆,与摩斯失之交臂;而摩斯在发现钱箱中的发讯机时,希格尔已凭信号来到了他的屋外。这一段直接交锋的对手戏,拍得真是精彩异常,让人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门内,是静候在黑暗中,用枪瞄准房门的摩斯;门外,是门缝灯光中悄无声息出现的脚影,和灯光忽暗后破门而入的希格尔。室内的枪战,随摩斯跳窗而出,转战到了街上;其后,摩斯又佯装中弹而撞车,伺机伏击抵近察看的希格尔……
这一场较量以双方均受伤而战罢,但希格尔直言绝不会放过摩斯,他曾提议摩斯可以用200万美元来换妻子的性命,被摩斯拒绝了,摩斯自信能战胜希格尔。
同样相信自己能阻止希格尔的,还有信心满满的威尔斯,他是毒贩老板另外请来的杀手。威尔斯实力不俗,他能观察到毒贩老板的大楼隐藏了一层;能在三个小时内就找到摩斯藏身的医院;他处事灵活,以同意保留一部份现金来做交易,让摩斯心动;他还通过情景再现,敏锐找到摩斯藏匿的钱箱……
然而,希格尔更可怕,他总是能清晰地知道他们的思路,抢先一步给出致命一击。
任威尔斯四处活动,希格尔只需径直找到他落脚的酒店,杀他之前还不忘嘲笑一番,“如果你遵循的法则,将你带入绝境,那它又将如何呢”。
而要报复不信任自己的老板,希格尔弃电梯走楼梯,就轻而易举地闯入那神秘的隐蔽楼层。
希格尔故意对摩斯提及他藏在娘家的妻子,知道摩斯必会通知妻子转移后与他汇合;摩斯的岳母无意中泄露了会面地点,而一味提防希格尔的摩斯,对简单粗暴找上门的一众墨西哥毒贩竟毫无防备;摩斯死后,希格尔轻车熟路地取走他藏在通风管道里的钱。
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希格尔甚至还“信守承诺”地,去杀害了摩斯无辜的妻子。但当他志得意满地驾着车等红灯时,却被一辆闯红灯的 汽车 猛得撞个正着,希格尔严重受伤,却只顾着狼狈逃离现场。
确实,没有谁,能真正地掌控一切。
《老无所依》是科恩兄弟2007年作品, 第8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科恩兄弟力图通过一个更黑色、更无望的世界,向我们说明:这个世界,生活,人等等都是荒诞的存在, 驱使这个世界的不是秩序,是人性本身。
这是一部展示暴力、非正义的影片,影片开始就用缓慢的节奏、低沉的配乐给人营造一种心理上的压迫。《老无所依》是一个彻底的悲剧,“老无所依”寓意非常广,世界、生活、人,甚至故事的发展和结局,都呈现一种荒凉与无处可依的状态。
莫斯遇上了大笔横财,本想拿它摆脱生活困境未曾想却因此走上了一条完全不为自己左右的逃亡不归路;老警察贝尔虽然阅历丰厚,但从开头贝尔就开始跌跌不休的讲述父辈的辉煌,一味地怀念过去的岁月。随着一件件血案的发生,贝尔越来越束手无策,越来越感觉到无从下手,最终选择辞职离开警察这个行业;高智商杀手安东,残酷、嗜血、冷静、冷血,一路杀人无数罪不可赦,最终却活了下来逃亡于现代文明体系之外。
《老无所依》糅合了西部片、动作片、犯罪片、黑色电影等多种元素,但所有元素被致敬的同时又被颠覆。西部片中不杀女人的禁忌在这里被打破、动作片刺激猛烈的爆破场面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点缀、犯罪片中情节跟着钱的走向而在这里我们根本不知道钱最后去了何处。
无序 社会 里人性的荒芜与盲目挣扎使得这个世界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所有人的命运和未来都“老无所依”,电影正是以此来引起人们对灵魂与人性进行拷问和反思。
谢谢你,原谅我对你失望了,请你听听别人的回答吧。
我对《老无所依》作品的意义不了解,也没看过。听孩子们说是外国电影,外国的东西除非是经典的不然我是不看的,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悲剧...
国内的”穿越”的东西我也反感,如小品《荆轲刺秦王》讽刺”跨越”时空是多么一针见血啊!
可是这样的糟粕还是屡见不鲜。
老无所以,指的是那些年青不努力,一辈子游手好闲,不干正事,到老了光棍一条,吃上顿没下顿的人来说的。
讲的是不讲道理!
很简单,因 社会 福利制度的不完善,而导致人会为钱不顾一切的去搏命!有点类似 天朝那句 “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的含义。自己也是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
这个电影通过几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道理: 谋事在人成(败)事在天,没人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现在这个高速变化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疾病,意外,投资失败等等。尽管我们老练,缜密,努力如希尔格,也不能保证事事按计划进行,最后还是差点被撞死。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总有人闯红灯"。这个定理与我们站在正义方还是邪恶方也没多大影响
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现实生活中,这类剧情不太可能发生,除非是迫不得已情形下的最终一博。真实故事改写的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诗仙李白在间谍贴身时传出最终的明码电文“再见了,同志们”。
可是,做为一个碟战情治工作人员,无论是明码或是加密的电文,一切正常情形下都不容易当敌正对面或真实身份未知的人做出这类致命性的行为,就算是一个下意识的姿势。周边只需有一个行内人发觉你一个无意间的手指尖出现异常,不仅仅是传送者,包含接受者也得一起完蛋了,压根无需是否懂沟通交流的内容。长期收取和发送电文的报务员无名指和中拇指都是会产生死皮,好干部握着手就了解是否有。
再聊,在众目睽睽下,你不太可能用加密的电文与另一方联络,没有几个人可以把逐层加密的密码本统统背熟,放到脑中,这类作法也是情报工作所不允许的,一旦被俘虏会导致我方全部登陆密码系统软件彻底无密可谈。假如附近有敌另一方很技术专业的专业人士,你用明码沟通交流的手指尖姿势会被敌另一方的专业人士不露声色所有接纳。而加密的电文,在短期内内基本上让沟通交流另一方难以搞清楚。
电视连续剧《暗算》是柳云龙的著作,三段小故事之一是阿炳监听(收发报)信号,之二是黄依依破译。从这儿看,二者关联但又分别单独,收取和发送报务员只了解把0—9数据按广播电台接受发频率开展收与发,并不了解电文内容。而电文内容的加密破译和破译由别人或单位来进行。电文等级越高,逐层加密的电文会难破译,即便出色的译电员或机要员也必须依靠密码本才可以破译,并产生文本。
作为一般沟通交流的摩斯码,基本上以26个英文英文字母和0—9数据转换成点与划(嘀嗒嘀嗒)构成,假如用这类方式,只需是稍有摩斯码基本常识的就了解明码通信的内容,港台电影《无间道》中的梁朝伟与警察联络便是此方式,但梁朝伟是摩斯码盲发(无音,本身没法监视),全凭直觉,务必一气呵成难度系数很大。在一定范畴以内,只需有一个无线通信爱好者在这个频率上接到,电文全曝露,梁朝伟就会有祸端。
如今摩斯码传真基本上撤出了政冶国防商业服务通信,但全球也有许多无线通信爱好者在应用,要不是加密的电文,全部频率基本上全是无密可谈,即便是简易的加密,针对这种爱好者而言,破译易如反掌,不必认为全国各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闲来无事,这儿的数据量非常大的。
所以说,别欺骗观众们,观众们也别当真,总会有行内人。土匪窝的暗语,杨子荣也会不是吗!
摩尔斯电码(又译为摩斯密码,Morse code)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它发明于1837年,发明者有争议,是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或者艾尔菲德·维尔。 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间短的停顿(在点和划之间)、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有两种“符号”用来表示字符:点(.)和划(-),或叫“滴”(Dit)和“答”(Dah)。点的长度决定
了发报的速度,并且被当作发报时间参考。下面是时间控制的图示:
-- --- ·-· ··· · / -·-· --- -·· ·
M O R S E(空格) C O D E
这里,“-”表示划,“.”表示点。这是上面消息的准确发报时间(= 表示有信号,. 代表无信号,每个为一个点的长度):
===.===...===.===.===...=.===.=...=.=.=...=.......===.=.===.=...===.===.===
^ ^ ^ ^ ^
| 划 点 | 单词间隔
点划间隔 字符间隔
划一般是三个点的长度;点划之间的间隔是一个点的长度;字符之间的间隔是三个点的长度;单词之间的间隔是七个点的长度。
初学者往往被教导发送点划间隔短小、短而快的字符,并且在符号和单词之间夸大间隔时间。比较起来,这种方式更加容易学会。
熟悉摩尔斯码的人之间经常象这样说话或拼写(其中,“长音 / Dah”是发“awe”的音):
-- --- ·-· ··· · / -·-· --- -·· ·
DahDah DahDahDah DiDahDit DiDiDit Dit, DahDiDahDit DahDahDah DahDiDit Dit.
1、警察局的内鬼:刘建明(刘德华饰)。
本来是琛哥(曾志伟饰)安插在警察里面的一个内鬼,但是经过多年的熏陶吧。决定做一个“好人” 电影中他也提到 “我只想做一个好人”但是由于工作压力还有女人离开了她。是因为他是卧底。
2、黑帮里的内鬼:陈永仁(梁朝伟饰)
在黑帮里的警察卧底。陈道明也是 所以两个人和黎明一起最后找出了。藏匿己久的 刘建明。最后刘建明因为精神分裂开枪杀了杨锦荣(黎明饰。帅!)也导致残疾的结局。
扩展资料
1、陈永仁:陈永仁因黑帮家族背景曝光,被逐出警校,重案组警官黄志诚看中陈永仁的背景,相邀加入黑帮成为卧底。日久有功,韩琛终于相信了陈永仁,派他与沈澄接洽,准备与之展开内地沿海走私网络,可是这桩生意背后,韩琛暗藏祸心,令陈永仁与沈澄之间冲突连场。
陈永仁几次死里逃生,更引来警察杨锦荣的咄咄相迫,四面受敌。2002年,陈永仁不幸殉职,却在殉职前6个月,度过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2、刘建明:拜入黑帮头子韩琛门下,之后被指派加入警队当内鬼。刘建明是个机会主义者,在黑白之间左摇右摆,想要重新做人。
曾亲手杀死一生中最爱的女人MARY、犹如亲父一样的黑帮大哥韩琛,自以为杀尽异己就可以洗净黑帮背景。谁料因果报应,循环无间,遇上人生中另一个宿敌杨锦荣,终此一生都难摆脱自责的万般痛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间道3:终极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