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视频编辑解码器怎么设置(视频编码器怎么设置)

2023-03-05 2:52:28 密码用途 思思

ae编解码器设置教程

有五种压缩品质设置和两种像素格式设置,可用于在使用 gopro cineform 编解码器时调整您的输出。要使用 gopro cineform 编解码器导出您的 after effects 项目,请执行以下操作:

在“渲染队列”中选择一个项目并单击“输出模块”设置。“输出模块”设置

在“格式”下拉列表中选择 quicktime 作为输出格式,然后单击“格式选项”。

输出模块”设置 在“quicktime 选项”对话框中选择 gopro cineform 作为视频编解码器。使用“基本视频设置”下的“品质”滑块调整压缩设置。滑块的移动范围可以从 1 到 5,其中 1 表示“低”设置,5 表示“胶片扫描 2”设置。默认值为 4(胶片扫描)。

1. 低

2. 中

3. 高

4. 胶片扫描

5. 胶片扫描 2

GoPro 压缩品质设置

请参阅 cineform 网站上的了解 cineform 品质设置一文,了解有关此设置的详细信息。

gopro cineform 编解码器可在每通道 10 位时按 yuv 4:2:2 编码像素,或者在每通道 12 位时按 rgba 4:4:4:4 编码像素。

通道设置

 编码的像素格式基于您在“输出模块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的颜色深度和 alpha 通道设置。可设置三种通道设置,即 rgb、alpha 和 rgb+alpha:

将“通道”设置为 rgb 或 alpha 可编码为 10bpc yuv。这种情况下,“深度”只能设置为“数百万种颜色”。

将“通道”设置为 rgb+alpha 可编码为 12bpc rgba。这种情况下,“深度”可以设置为“数百万种以上颜色”或“数万亿种以上颜色”。

注意:

after effects 按“项目”和“渲染设置”中指定的颜色深度渲染合成,gopro cineform 编码器会根据需要将各帧重新采样为 10 位 yuv 或 12 bpc rgba。

在“渲染”面板中单击“渲染”,使用 gopro cineform 设置开始渲染您的项目。

adobe media encoder中的gopro cineform设置

Media Encoder GoPro CineForm 预设

当您希望在 adobe media encoder 中使用 gopro cineform 编码器输出为 quicktime 格式时,“导出设置”对话框中有三个预设可供使用:

具有 alpha 通道、以最大位深度渲染的 gopro cineform rgb 12 位

具有 alpha 的 gopro cineform rgb 12 位

gopro cineform yuv 10 位

注意:

可通过 adobe media encoder 按更高或更低品质渲染各帧,具体取决于正在使用的源以及是否启用了“最大位深度”选项。gopro cineform 编码器会根据需要将各帧重新采样为 10 bpc yuv 或 12 bpc rgba。

其他注意事项

可通过取消选中每个设置旁边的方框来编辑基本视频设置,例如帧速率和长宽比。对于不支持的大小(如 gopro 2.7k),更改分辨率设置并缩小到 1080、2k、4k 或增大为 6k。

由于帧大小限制,帧宽度应该能被 16 整除,并且帧高度应该能被 8 整除,不管位深度如何。例如,gopro 2.7 的帧大小为 2704x1524,其宽度 1524 除以 16 的结果是 95.25(部分帧大小),因此它目前不受支持。

FFmpeg视频编码 YUV420P编码H264

//第一步:注册组件-编码器、解码器等等…

    av_register_all();

    //第二步:初始化封装格式上下文-视频编码-处理为视频压缩数据格式

    AVFormatContext *avformat_context = avformat_alloc_context();

    //注意事项:FFmepg程序推测输出文件类型-视频压缩数据格式类型

    const char *coutFilePath = [outFilePath UTF8String];

    //得到视频压缩数据格式类型(h264、h265、mpeg2等等...)

    AVOutputFormat *avoutput_format = av_guess_format(NULL, coutFilePath, NULL);

    //指定类型

    avformat_context-oformat = avoutput_format;

    //第三步:打开输出文件

    //参数一:输出流

    //参数二:输出文件

    //参数三:权限-输出到文件中

    if (avio_open(avformat_context-pb, coutFilePath, AVIO_FLAG_WRITE) 0) {

        NSLog(@"打开输出文件失败");

        return;

    }

    //第四步:创建输出码流-创建了一块内存空间-并不知道他是什么类型流-希望他是视频流

    AVStream *av_video_stream = avformat_new_stream(avformat_context, NULL);

    //第五步:查找视频编码器

    //1、获取编码器上下文

    AVCodecContext *avcodec_context = av_video_stream-codec;

    //2、设置编解码器上下文参数-必需设置-不可少

    //目标:设置为是一个视频编码器上下文-指定的是视频编码器

    //上下文种类:视频解码器、视频编码器、音频解码器、音频编码器

    //2.1 设置视频编码器ID

    avcodec_context-codec_id = avoutput_format-video_codec;

    //2.2 设置编码器类型-视频编码器

    //视频编码器-AVMEDIA_TYPE_VIDEO

    //音频编码器-AVMEDIA_TYPE_AUDIO

    avcodec_context-codec_type = AVMEDIA_TYPE_VIDEO;

    //2.3 设置读取像素数据格式-编码的是像素数据格式-视频像素数据格式-YUV420P(YUV422P、YUV444P等等...)

    //注意:这个类型是根据你解码的时候指定的解码的视频像素数据格式类型

    avcodec_context-pix_fmt = AV_PIX_FMT_YUV420P;

    //2.4 设置视频宽高-视频尺寸

    avcodec_context-width = 640;

    avcodec_context-height = 352;

    //2.5 设置帧率-表示每秒25帧

    //视频信息-帧率 : 25.000 fps

    //f表示:帧数

    //ps表示:时间(单位:每秒)

    avcodec_context-time_base.num = 1;

    avcodec_context-time_base.den = 25;

    //2.6 设置码率

    //2.6.1 什么是码率?

    //含义: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

    //单位:bps,"b"表示数据量,"ps"表示每秒

    //目的:视频处理-视频码率

    //2.6.2 什么是视频码率?

    //含义:视频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视频码率计算如下?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视频大小 - 音频大小】(bit位) /【时间】(秒)

    //例如:Test.mov时间 = 24,文件大小(视频+音频) = 1.73MB

    //视频大小 = 1.34MB(文件占比:77%) = 1.34MB * 1024 * 1024 * 8 = 字节大小 = 468365字节 = 468Kbps

    //音频大小 = 376KB(文件占比:21%)

    //计算出来值-码率 : 468Kbps-表示1000,b表示位(bit-位)

    //总结:码率越大,视频越大

    avcodec_context-bit_rate = 468000;

    //2.7 设置GOP-影响到视频质量问题-画面组-一组连续画面

    //MPEG格式画面类型:3种类型-分为-I帧、P帧、B帧

    //I帧-内部编码帧-原始帧(原始视频数据)

    //    完整画面-关键帧(必需的有,如果没有I,那么你无法进行编码,解码)

    //    视频第1帧-视频序列中的第一个帧始终都是I帧,因为它是关键帧

    //P帧-向前预测帧-预测前面的一帧类型,处理数据(前面-I帧、B帧)

    //    P帧数据-根据前面的一帧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P帧

    //B帧-前后预测帧(双向预测帧)-前面一帧和后面一帧

    //    B帧压缩率高,但是对解码性能要求较高。

    //总结:I只需要考虑自己 = 1帧,P帧考虑自己+前面一帧 = 2帧,B帧考虑自己+前后帧 = 3帧

    //    说白了-P帧和B帧是对I帧压缩

    //每250帧,插入1个I帧,I帧越少,视频越小-默认值-视频不一样

    avcodec_context-gop_size = 250;

    //2.8 设置量化参数-数学算法(高级算法)-不讲解了

    //总结:量化系数越小,视频越是清晰

    //一般情况下都是默认值,最小量化系数默认值是10,最大量化系数默认值是51

    avcodec_context-qmin = 10;

    avcodec_context-qmax = 51;

    //2.9 设置b帧最大值-设置不需要B帧

    avcodec_context-max_b_frames = 0;

    //第二点:查找编码器-h264

    //找不到编码器-h264

    //重要原因是因为:编译库没有依赖x264库(默认情况下FFmpeg没有编译进行h264库)

    //第一步:编译h264库

    AVCodec *avcodec = avcodec_find_encoder(avcodec_context-codec_id);

    if (avcodec == NULL) {

        NSLog(@"找不到编码器");

        return;

    }

    NSLog(@"编码器名称为:%s", avcodec-name);

    //第六步:打开h264编码器

    //缺少优化步骤?

    //编码延时问题

    //编码选项-编码设置

    AVDictionary *param = 0;

    if (avcodec_context-codec_id == AV_CODEC_ID_H264) {

        //需要查看x264源码-x264.c文件

        //第一个值:预备参数

        //key: preset

        //value: slow-慢

        //value: superfast-超快

        av_dict_set(¶m, "preset", "slow", 0);

        //第二个值:调优

        //key: tune-调优

        //value: zerolatency-零延迟

        av_dict_set(¶m, "tune", "zerolatency", 0);

    }

    if (avcodec_open2(avcodec_context, avcodec, ¶m) 0) {

        NSLog(@"打开编码器失败");

        return;

    }

    //第七步:写入文件头信息

    avformat_write_header(avformat_context, NULL);

    //第8步:循环编码yuv文件-视频像素数据(yuv格式)-编码-视频压缩数据(h264格式)

    //8.1 定义一个缓冲区

    //作用:缓存一帧视频像素数据

    //8.1.1 获取缓冲区大小

    int buffer_size = av_image_get_buffer_size(avcodec_context-pix_fmt,

                                               avcodec_context-width,

                                               avcodec_context-height,

                                               1);

    //8.1.2 创建一个缓冲区

    int y_size = avcodec_context-width * avcodec_context-height;

    uint8_t *out_buffer = (uint8_t *) av_malloc(buffer_size);

    //8.1.3 打开输入文件

    const char *cinFilePath = [inFilePath UTF8String];

    FILE *in_file = fopen(cinFilePath, "rb");

    if (in_file == NULL) {

        NSLog(@"文件不存在");

        return;

    }

    //8.2.1 开辟一块内存空间-av_frame_alloc

    //开辟了一块内存空间

    AVFrame *av_frame = av_frame_alloc();

    //8.2.2 设置缓冲区和AVFrame类型保持一直-填充数据

    av_image_fill_arrays(av_frame-data,

                         av_frame-linesize,

                         out_buffer,

                         avcodec_context-pix_fmt,

                         avcodec_context-width,

                         avcodec_context-height,

                         1);

    int i = 0;

    //9.2 接收一帧视频像素数据-编码为-视频压缩数据格式

    AVPacket *av_packet = (AVPacket *) av_malloc(buffer_size);

    int result = 0;

    int current_frame_index = 1;

    while (true) {

        //8.1 从yuv文件里面读取缓冲区

        //读取大小:y_size * 3 / 2

        if (fread(out_buffer, 1, y_size * 3 / 2, in_file) = 0) {

            NSLog(@"读取完毕...");

            break;

        }else if (feof(in_file)) {

            break;

        }

        //8.2 将缓冲区数据-转成AVFrame类型

        //给AVFrame填充数据

        //8.2.3 void * restrict--转成-AVFrame-ffmpeg数据类型

        //Y值

        av_frame-data[0] = out_buffer;

        //U值

        av_frame-data[1] = out_buffer + y_size;

        //V值

        av_frame-data[2] = out_buffer + y_size * 5 / 4;

        av_frame-pts = i;

        //注意时间戳

        i++;

        //总结:这样一来我们的AVFrame就有数据了

        //第9步:视频编码处理

        //9.1 发送一帧视频像素数据

        avcodec_send_frame(avcodec_context, av_frame);

        //9.2 接收一帧视频像素数据-编码为-视频压缩数据格式

        result =avcodec_receive_packet(avcodec_context, av_packet);

        //9.3 判定是否编码成功

        if (result == 0) {

            //编码成功

            //第10步:将视频压缩数据-写入到输出文件中-outFilePath

            av_packet-stream_index = av_video_stream-index;

            result =av_write_frame(avformat_context, av_packet);

            NSLog(@"当前是第%d帧", current_frame_index);

            current_frame_index++;

            //是否输出成功

            if (result 0) {

                NSLog(@"输出一帧数据失败");

                return;

            }

        }

    }

    //第11步:写入剩余帧数据-可能没有

    flush_encoder(avformat_context, 0);

    //第12步:写入文件尾部信息

    av_write_trailer(avformat_context);

    //第13步:释放内存

    avcodec_close(avcodec_context);

    av_free(av_frame);

    av_free(out_buffer);

    av_packet_free(av_packet);

    avio_close(avformat_context-pb);

    avformat_free_context(avformat_context);

    fclose(in_file);

19款桑塔纳1车载视频怎么设置

19款桑塔纳1车载视频设置方法:

1、下载好要在车载显示屏播放的视频。

2、下载一个视频转换器,将原视频进行转换车载系统能接受的视频格式,预置方案选择输出格式,常用视频-avi格式。

3、高级设置选择视频编码器mpeg4,以及尺寸设置为800星号键600。

4、设置输出目录,也就是转换生成的视频放到,也能设置桌面,点击转换生成车载dvd导航avi格式视频。

5、转换完成后,复制转换生成的avi格式视频粘贴到u盘放到车载导航播放即可。

索尼a7m3怎么设置10bit

1. 在索尼a7m3上,打开“设置”菜单,然后选择“摄像机”。

2. 在“视频编码器”菜单中,选择“XAVC S”,然后滚动至“色深”,选择“10bit”。

3. 保存设置,重启索尼a7m3,即可开始使用10bit录制。

HDMI高清编码器常用的设置方法有哪些?

视频编码器是能够对摄像机、拾音器等设备采集到的视频、音频信号通过内置的专业视频处理器进行视频信息的编码处理,通过网络推送到网络视频服务器上。没有压缩的视频源信息数据量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高清视频源,越高清的设备,其细节展示的越多,那么数据量随之就越大,视频要在网络上进行传播,需要经过编码将原本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压缩减少冗余信息,从而实现网络传输。

怎么使用HDMI高清编码器进行直播

怎么使用HDMI高清编码器进行直播

使用HDMI高清编码器进行直播需要和带有HDMI接口的摄像机连接,以直播工场HDMI高清编码器进行直播为例,直播编码器开启连接电源,插入网线,HDMI线一头连接摄像机,一头连接编码器并打开摄像机;用电脑浏览器输入编码器操作后台ip地址(例:192.168.1.168)进入编码器后台,输入后台用户名和密码均是admin,找到HDMI主流设置。根据网络连接状态和直播画质需求来设置编码器合理的参数。保证直播画质流程清晰。参考以下设置:

怎么使用HDMI高清编码器进行直播

① 主流编码设置:码流控制:cbr,关键帧间隔:25,编码后尺寸:1280*720,视频最大比特率:1000,H.264级别:main profile,编码帧率:25(可根据网络带宽的大小再最后修改确认)。

怎么使用HDMI高清编码器进行直播

② 修改视频编码器RTMP上传服务地址,RTMP上传服务器端口:1935,RTMP上传目录名:zbgc,RTMP上传节点:zb145(依据上图的直播推流地址)并选启用。如下图:

怎么使用HDMI高清编码器进行直播

怎么使用HDMI高清编码器进行直播

设置成功后,进入系统设置---点击重启。等待30秒左右,编码器黄灯闪动且直播监控出现活动画面,说明推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