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初一上数学知识点归纳图)

2023-03-06 13:09:17 密语知识 思思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如下: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长方形面积公式:S=ab,a为长,b为宽,S为面积。

4、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

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一找:(划线);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第一学期初一数学复习资料

一几何图形

几何学:数学中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叫做几何学。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可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1、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每一种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它,可以得到不同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实际上投影所得到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是被投影几何体可遮挡视线的部分在平面内所留下的影子。2、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

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一、点、线、面、体

1、点、线、面、体的概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2、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体是由面组成、面与 面相 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二、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概念剖析: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即线段有明确的长度,“射线和直线都无法量出其长度”,即射线和直线既没有明确的长度,

也没有射线与射线、直线与直线、射线与直线之间的长短比较之说;

③线段只有长短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射线和直线既没有长短之分,也没有大小之别;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长的直线比3㎝长的直线要长2㎝;B、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

C、直线和射线都是不可度量的,所以它们都无法表示;D、直线AB、射线AB和线段AB表示的都是同一几何图形;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 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概念剖析:①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线段与原来的线段是同一线段,即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线段;

②将表示射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射线与原来的射线不是同一射线,即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射线,因为它们的端点和方向不同;

③将表示直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直线与原来的直线是同一直线,即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直线;④识别图中线段的条数要把握一点:只要有一个端点不相同,就是不同的线段;⑤识别图中射线的条数要把握两点:端点和方向缺一不可;

初一新生必看:数学 学习方法 指导

1.做好预习: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坚持预习,找到疑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噢,兴趣是的老师嘛。

2.认真听课: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记住预习中的疑点了吗?更要听仔细了),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听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听课堂小结。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记,当然是指课堂笔记了,不是记得多就是有效的知道吗?影响了听课可就不如不记了,记什么,什么时候记,可是有学问的哩,记方法,记技巧,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记住课后一定要整理笔记。

3.认真解题: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的,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 笔记本 ,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很重要噢。

4.及时纠错: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审题出问题了吗?概念模糊了吗?时间紧没来得及?不会做吗?切忌不要动不动就以粗心放过自己(形成习惯可就麻烦了),如果思路正确而计算出错,及时订正,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概念模糊和审题出错都说明你的学习容易出现似懂非懂却还不自知的状态,这可是学习数学的大忌,要坚决克服。至于不会做,当然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5.学会 总结 :大人们常说,数学是一环扣一环,这意思是说知识间是紧密相关的,阶段性总结,不仅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学习的目的性,必要性,知识性做到了然于心,融会贯通,解题时就能做到入手快,方法直接简单,即使平时课堂上没练到的题型,也能得心应手,即举一反三。

6.学会管理:管理好自己的笔记本,作业本,纠错本,还有做过的所有练习卷和测试卷,这可是大考复习时最有用的资料知道吗?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归纳

★ 初一人教版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一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应用价值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 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欣赏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1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2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3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4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5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6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7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8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相关文章:

1. 历史知识结构框架思维导图

2. 历史知识思维导图必修框架图

3. 7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思维导图

4. 7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

5. 思维导图作图规则和绘制方法详解

6. 7年级上语文思维导图

七上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1)点、线、面、体。

点:点是最简单的形,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

线:线是由无数个点集合成的图形。

面在空间中,到两点距离相同的点的轨迹。

体:多面体是指四个或四个以上多边形所围成的立体。

(2)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直线由无数个点构成。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长度无法度量。直线是轴对称图形。

射线:是指由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直的线,射线有且仅有一个端点,无法测量长度。

线段:是指直线上两点间的有限部分(包括两个端点),有别于直线、射线。

(3)角:在几何学中,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4)余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5)补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图形认识初步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