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东北地区初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 急急急 (全国奥林匹克数学初二竞赛题)

2023-03-16 0:49:38 密码用途 思思

我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

反正我是吉林的

今年考的就是这个: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数学周报》杯”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还有其他题..是在人教网上找到的,绝对可靠,感兴趣就注册一下吧~

历届(1991年-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含答案)

;extra=page%3D2

历届(1986~2007)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题+第1~44届IMO试题(有部分高中题)

;extra=page%3D2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也可以直接下载这些(好像也得注册)

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7年第22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试题及答案

急需十道奥林匹克数学题.

1.三个有理数A,B,C,其积为负数,其和为正数,当:

X=(A的绝对值)/A+(B的绝对值)/B+(C的绝对值)/C

时,则代数式 (X^29-95X+1028) 的值是多少?

解:因为ABC小于0

所以A,B,C,中只能是二正,一负或三个皆负

因为A+B+C大于0

所以三个不能都负,故只能一负二正

不妨假设A小于0,B大于0,C大于0,则

X=(A的绝对值)/A+(B的绝对值)/B+(C的绝对值)/C=(-1)+1+1=1

所以 (X^29-95X+1028) = 934

2.X取何值时,式子-4X+(4-7X)的绝对值-(1-3X)的绝对值+4的值恒为常数?

解:出掉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后,式子应不再含"X"的项,即X的系数为0,须使(4-7X小于等于0)(1-3X小于等于0)

所以X大于等于4/7

3.元旦晚会,主持人出了一道题目:如何把"2+3=8"变成一个真正的等式?没人能答出,这时小李拿出一个镜子就把问题解决了,大家都说小李聪明,你知道小李用的什么办法吗?(数字为电子表上的写法)

拿一面镜子倒过来看它的像

4. 要使12 ×9 这个积是6 的倍数,并要使m+n最小,则m=__,n=__.

M=3,N=1

5.8个选手进行象棋比赛,每2个选手中都进行一场比赛,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如果和棋各得1分,比赛结束后8名选手得分各不相同,依得分顺序排好名次后,发现第2名的得分与第5、6、7、8名的四个选手得分的和相等,第4名得9分,那么第一名得到了___分.

13。8名选手的循环赛总盘数是28。总分是56分。后四名选手,看成4人循环赛,要赛6盘,每盘出现2分,这四人之间的比赛要累计12分,那么这四人的最后总得分至少要有12分,同时第二名至少12分,第四名9分。所以第一名和第三名共得23分,所以第一名得13,第三名得10分。

6.2007年元旦是星期一,下一个元旦是星期一的年份是__年.

2018年。平年多出一天,闰年多出2天。四年一闰,从2007年开始,共要过3个闰年8个平年,超出14天,又回到周一元旦

7.解答下列各题并写出解答过程:在长方形ABCD中间有一个边长为lcm的小正方形,连线如图。已知上下2个梯形的面积各为8cm ,左右2个梯形的面积各为9cm ,那么,长方形ABCD的周长为?cm?

180.(一)设:早1小时到达的时间为T,每小时少走3千米的速度为V,则

(一)2T=1(V+3)

(二)2V=3(T+1)

由(一)得V=2T-3 将之代入(二)容易得到T=9

同理可得,V=15.

全程为9*(15+5)=180或(9+3)*15=180

(二)也可由速度(即两人速度和)减少5千米,时间(即相遇时间)多用3小时.得到:5T=3V得到T=(3/5)v

设每小时少走3千米的速度为X,列方程为:

X+3=2*(3/5)X或

3*(3/5)X+1*3=2X

均可得到X=15

8.试证明:在任意4个奇数中,一定可以选出2个数,它们的和或差的未位是0

奇数按个位分,共有5种情况:个位1、个位3、个位5、个位7、个位9。

按照(个位1和个位9)、(个位3、个位7)、(个位5)看做三个抽屉,任意4个奇数看作4个苹果,则一定有2个数出自同一个抽屉。它们的和或差的末位必然是0

9.将一条长线反复对折,一共对折m次,得到一个线束,用剪刀将得到的线束剪成n等分,会得到2种不同长度的线段,若较长的线段数量占1/11

问:最大的m是多少?相应的n是多少?

设:依题意剪完后,长线段数量为L,短线段数量为S,

那么:L=2^M-1(取两头的,正好是短线的2倍,但要扣除线的2头,毕竟是线而不是环)

S=(N-1)*2^M+2 (第一项是剪刀中间的短线,第二项是最初的2个线尾)

依题意有:10L=S

即:10×(2^M-1)=(N-1)*2^M+2

化简:(11-N)×2^M=12

所以:2^M=12、6、4、3、2、1,因M为正整数,最大M只能等于2。

对应的:2^M=4,11-N=3,即:N=8

10.某班参加一次智力竞赛,共A、B、C三道题,每题或者得满分或者得0分,其中题目A满分为20分,B、C题满分都为25分。竞赛结果:每个学生至少答对一题,三题全答对的有1人,答对其中两道题有15人。答对题A和答对题B的人数之和为29人;答对题A和答对题C的人数之和为25人;答对题B和答对题C的人数之和为20人。问这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设:A:做出A题的总人数

B:做出B题的总人数

C:做出C题的总人数

x:只做出A题的人数

y:只做出B题的人数

z:只做出C题的人数

a:做出A和B题的人数

b:做出A和C题的人数

c:做出B和C题的人数

还有1人是三题都做出来的

1)由题意可知

A+B=29

A+C=25 }=可以解这个方程组得A=17,B=12,C=8

B+C=20

2)由饼图可以得到这样的关系式:

x+a+b+1=A=x+a+b=16 (i)

y+a+c+1=B=y+a+c=11 (ii)

z+b+c+1=C=z+b+c=7 (iii)

a+b+c=15(做对两题的人数)(iv)

(i)+(ii)+(iii)=x+y+z+2(a+b+c)=34

得:x+y+z=4(v)

3)从要求这里我们有6个未知数,可是只有4个独立方程,可见得出确切的解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本题的最终目的是求平均分,故可以将B、C看作一类,因为它们的满分都是25,而A又看做一类。故y与z的性质相同,a与b的性质相同

(i)=x+(a+b)=16

(iv)=(a+b)+c=15

(v)=x+(y+z)=4

(i)-(iv):x-c=1=x=c+1(vi)

(iv)-(v):(a+b)-(y+z)=12=(y+z)=(a+b)-12(vii)

4)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平均分应该是多少

首先是这个班级的总人数=x+y+z+a+b+c+1=4+15+1=20

平均分p=总分/总人数

=(20x+25(y+z)+45(a+b)+50c+70)/20

=(1/4)(4(c+1)+5(a+b-12)+9(a+b)+10c+14)

=(1/4)(4c+4+5(a+b)-60+9(a+b)+10c+14)

=(1/4)(14(a+b+c)-42)

=(1/4)(14*15-42)

=(210-42)/4

=168/4

=42

综上平均分42分

初二水平的奥林匹克数学题(不要太难)

某班参加一次智力竞赛,共A、B、C三道题,每题或者得满分或者得0分,其中题目A满分为20分,B、C题满分都为25分。竞赛结果:每个学生至少答对一题,三题全答对的有1人,答对其中两道题有15人。答对题A和答对题B的人数之和为29人;答对题A和答对题C的人数之和为25人;答对题B和答对题C的人数之和为20人。问这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这道题的确满难的,以上各位都考虑的过于简单了

下面先约定一些字母的意义

A:做出A题的总人数

B:做出B题的总人数

C:做出C题的总人数

x:只做出A题的人数

y:只做出B题的人数

z:只做出C题的人数

a:做出A和B题的人数

b:做出A和C题的人数

c:做出B和C题的人数

还有1人是三题都做出来的

1)由题意可知

A+B=29

A+C=25 }=可以解这个方程组得A=17,B=12,C=8

B+C=20

2)由饼图可以得到这样的关系式:

x+a+b+1=A=x+a+b=16 (i)

y+a+c+1=B=y+a+c=11 (ii)

z+b+c+1=C=z+b+c=7 (iii)

a+b+c=15(做对两题的人数)(iv)

(i)+(ii)+(iii)=x+y+z+2(a+b+c)=34

得:x+y+z=4(v)

3)从要求这里我们有6个未知数,可是只有4个独立方程,可见得出确切的解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本题的最终目的是求平均分,故可以将B、C看作一类,因为它们的满分都是25,而A又看做一类。故y与z的性质相同,a与b的性质相同

(i)=x+(a+b)=16

(iv)=(a+b)+c=15

(v)=x+(y+z)=4

(i)-(iv):x-c=1=x=c+1(vi)

(iv)-(v):(a+b)-(y+z)=12=(y+z)=(a+b)-12(vii)

4)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平均分应该是多少

首先是这个班级的总人数=x+y+z+a+b+c+1=4+15+1=20

平均分p=总分/总人数

=(20x+25(y+z)+45(a+b)+50c+70)/20

=(1/4)(4(c+1)+5(a+b-12)+9(a+b)+10c+14)

=(1/4)(4c+4+5(a+b)-60+9(a+b)+10c+14)

=(1/4)(14(a+b+c)-42)

=(1/4)(14*15-42)

=(210-42)/4

=168/4

=42

综上平均分42分

2009初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题

1,已知 且 ,那么 (B)

(A)化简为0 (B)化简为-

(C)化简为- (D)不能再化简

2.已知 是任意实数,有4个不等式:① ;② ;③ ;④ ,那么不等式关系一定成立的有( )个。

(A)1 (B)2 (C)3 (D)4

3.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唯一解,那么 的值的情况是( )。(A) (B) (C) 或 (D) 且

4.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解是负数,那么 的值的情况是( )

(A) (B) (C) 且 (D)

5.已知寻于任意有理数 ,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 都有一组公共解,则公共解为( )

(A) (B)

(C) (D)

6.设 则 的关系是( )

(A) (B) (C) (D)

7.若 为有理数且满足 那么 与3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的

8.已知 为正数,且 则 的值是( )

(A) (B)2 (C)1 (D)

9.5个有理数中,若其中任意4个数的和都大于另一个数,那么这5个有理数中( )

(A)最多有4个是0 (B)最多有2个是0

(C)最多有3个是0 (D)最多有1个是0

10.把自然数 的各位数字之和记为

如 7=13,若对于某些自然数满足

则 的最大值是( )

(A)2025 (B)2023 (C)2021 (D)2019

11.已知四个方程① ;② ;③ ;④

,其中有实数解的方程的个数是( )个。

(A)1 (B)2 (C)3 (D)4

12.解分式方程 有增根 则 的值等于( )

(A)1 (B)0 (C)-1 (D)-2

1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计算 的结果是( )

(A) (B) (C) (D)

15.如图,已知点 是 的中点,点 在 上,

则 的长为( )

(A) (B) (C) (D)

16.已知平面中有 个点 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除些之外,再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以这 个点作一条直线,那么一共可以画出38条不同的直线,这时 等于( )

(A)9 (B)10 (C)11 (D)12

17.已知一个直角∠ 以 为端点在∠ 的内部画10条射线,以 以及这些射线为边构成的锐角的个数是()个。

(A)110 (B)132 (C)66 (D)65

18.一张长方形的纸 如图2将 角折起到 处,作∠ 的

平分线 ,则∠ 的大小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19.如图 △ 中,∠ 的

点, 若 的大小是( )

(A) (B)

(C) (D)

20.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正好等于它的边数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6 (B)7 (C)8 (D)10

21.如图平形四边形 中,

,且 ,则平行四边形 的周长是( )

(A)4 (B) (C)2 (D)8

22.如图,平形四边形 中,

的中点, 的大小是( )

(A) (B) (C) (D)

23.如图,梯形 中, ‖ 是 的中点, 恰好是

平分 若 则 的长是( )

(A)5 (B)6 (C)7 (D)8

24.如图△ 中, 点在 上,

连 是 的中点,延长 交 于 则

的比是( )

(A) (B) (C) (D)

25.如图△ 中, 为钝角, 为 上的中线,

为 上的高,若 则 的大小是( )

(A) (B) (C)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26.已知: 那么1- 的值是__。

27.已知: 则 的值是__。

28.计算: 的结果是__。

29.计算: 的结果是___。

30.若 则 的值等于__或__。

31.设 则 的大小关系是___。

32.分解因式 的结果是___。

33.设 则 的最小值是___。

34.已知实数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

35.若实数 使代数式 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

36.若实数 使分式 的值为零,则 的值等于___。

37.方程 的一组解为 ,则 的值是_。

38.若代数式 恰好能分解为两个二次整式的乘积(其中二次项系数均为1且一次项系数相同),则 的最大值是___。

39.已知: 的值等于___。

40.已知: 的大小关系是___。

41.要使代数式 的值是正整数,那么整数 的值应是___。

42.已知多项式 的值恒等于两个因式 乘积的值,那么 等于___。

43.已知 是实数,且满足 那么分式

的值是___。

44.设 是一个关于 的二次多项式,且 其中 是与 无关的常数,则 的表达式是___。

45.若 为自然数, 为整数,且满足

46.若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中, 的值相等,那么 的值等于___。

47.若a是510510的一个质因数,且 仍为质数,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数共有__个。

48.一个质数a小于13,且它分别加上4或10之后仍然是质数,则质数a等于___。

49.已知实数 使得代数式 取得最小值,则 的值等于___。

50.如果最简二次根式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51.已知 ,则二次根式 的值是___。

52.设23和4是两个五进制度,则这两个数的乘积的五进制表示法是___。

53.如图, 是一条直线, 则图中的

纯角共有__个。

54.不相等的两角 和 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 角比 角的3倍少20 ,则 的大小是___。

55.如图,四边形 中, 点在 上,且 平分

,则 的大小是___。

56.两个角 的补角互余,则这两个角的和 的大小是___。

5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且三条边长都是整数,则三角形的腰长是___。

58.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 为 边的

三等分点,则 的大小关系是___。

59.已知 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满足条件 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则三角形的另两个角的大小分别是___。

60.若三角形的周长为 ,且三条边中有两条边的长为两个连续奇数,则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___。

61.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它们的高分别为 ,若 ,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是___。

62.如图△ABC中, 边上的高,

上一点且 ,延长 的大小是

___。

63.如图, △ABC中, 是斜边AB上一点, 垂直于 交 ,且△ 与△ 的面积之比为1:3,

则 等于___。

64.如图 △ABC中,

H为垂足,以 为对称轴,作H对称点D,连接 过A作

‖ 交 于 ,则 的长等于___。

65.如图,已知等边△ABC内有一点N,

都是垂足,M是△ABC中异于N的另一点,

若 那么 的大

小关系是___。

66.如图, △ABC中, E、

F为AB上两点, ‖ ‖ 的值

等于___。

67.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分别为, 满足条件 则此四边形一定是___。

6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是它的外角的 ,延长

使 过E作 于F,若 则

的长等于___。

6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

且,E,F恰好是 的三等分点,又M、N分别是AB,

的中点,那么四边形 的面积是___。

7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 , 交

若 ∠ 的大小是( )

71.如图,梯形ABCD中, ‖ 分别是 ,

的中点,若 则 的长

是( )

72.如图,P为经段AB上一点,以 为边作一正方形

,以 为底在另一侧作等腰△ ,连接 ,

若AB的长为4,则△ 的面积的最大值等于( )

73.如图,四边形 中, 相交于 ,△ 的面

积 △ 的面积 则四边形 的面积的最

小值是( )

74.如图,设正方形 的边长为1,在各边上依次取 ,

,使 ,顺次连接得正方

形 ,用同样方法作得正方形, ,并重复

作下去,使新的正方形的顶点在上一个正方形的边上,且使

= ,…,这样正方形 的边长等于( )

75.已知 是互质的正整数,且 恰为一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则 的值等于( )

三、解答题

76.计算:

77.设 求 的值。

78.某甲于上午9时15分钟由码头划船出游,计算最迟于12时返回原码头,已知河水的流速为1.4千米/小时,划船时,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可达3千米/小时,如果甲每划30分钟就需要休息15分钟,并且船在划行中不改变方向,只能在某次休息之后往回划,问甲最多能划离码头多远。

79.如图,在 △ABC中, 上两

点, 且 若△ △

的面积分别是△ABC面积的 和 ,求△ABC的面积。

80.如图,正方形 中,E、F为 的上点且

,求证:

见小草教育网

奥林匹克数学经典竞赛题

记第n次所有数之和是F(n),易知F(1)=1+3+2=6

由题知,添加的数之和是原数之和的2倍-两端的1和2

有F(n+1)=3F(n)-3

即F(n+1)-1.5=3(F(n)-1.5)

即{F(n)-1.5}为等比数列,其中F(1)-1.5=4.5

所以F(n)-1.5=4.5*3^(n-1)

所以F(n=4.5*3^(n-1))+1.5

所以F(8)=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