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斯密码的对照表如下:
摩尔斯电码(又译为摩斯密码,Morse code)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之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扩展资料:
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点划组合,它们由二个字母的摩尔斯电码连成一个使用,这样可以省去正常时把它们做为两个字母发送所必须的中间间隔时间。
AR:·—·—·(停止,消息结束)
AS:·—···(等待)
K:—·—(邀请发射信号)(一般跟随AR,表示“该你了”)
SK:···—·—(终止,联络结束)
BT:—···—(分隔符)
···—·(我将重新发送最后一个单词)
·· ··(同样)
········(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斯电码
摩斯密码1-10个数字对照表如下:
摩斯密码在早期无线电上举足轻重,是每个无线电通讯者所须必知的。由于通讯技术之进步,各国已于1999年停止使用摩尔斯码,但由于它所占的频宽最少,又具一种技术及艺术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产生历史
摩尔斯码在早期无线电上举足轻重,是每个无线电通讯者所须必知的。由于通讯技术之进步,各国已于1999年停止使用摩尔斯码,但由于它所占的频宽最少,又具一种技术及艺术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 它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组成: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嗒”(Da)。间隔时间:滴,1t;嗒,3t;滴嗒间,1t;字符间,3t;字间,7t。
1837年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中文的摩尔斯密码不同于现代化的数字通讯,摩尔斯电码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嗒”(Da)表示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在利用摩尔密码灯光求救的时候,定义:灯光长亮为"-",灯光短亮为".",那么就可以通过手电筒的开关来发送各种信息,例如求救信息。
扩展资料:
摩尔斯码在早期无线电上举足轻重,是每个无线电通讯者所须必知的。
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于1908年正式将它确定为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后引申为所有情况下的求救信号。使用这三个字母的组合是因为它的电码“—”,在电报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的电码,也是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码;而在利用字母图形的求救信号上时,观察者无论是正看还是倒看,都不容易引起歧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尔斯电码
我摸索了一个小时了,大概弄明白了。先背123456789的打法,再记二十六键字母图,记住每个字母(相当于拼音)的位置,然后用数字打法打出每个拼音的位置然后拼出字。(希望帮到你了)
点点关注,如果答案还可以,请点点采纳。
杨子电报密码每隔一段时间就不一样了。
在采用莫尔斯电报的时代,中文汉字的电报明码采用四个数字编排,只有七千多个汉字。许多没有被编码的汉字便无法使用,至于“密码”,则需要事先制定好密码本,电报密码本(中文电报密码对照表)。电报报收下来一般都是数码例如一份报是123422343234根据手里的密码本用来解密,而且这个密码本是要每隔一定时间就要换一本的,这在事前收发双方就已有约定。
摩斯密码古代的一种通讯方法,它在一八四三年由山缪摩斯所发明,那时候还没发明电话,而摩斯密码的出现正能在通讯上发挥很大的用处。摩斯密码可以归纳为数学中代数的范畴,它是利用长短不同的讯号组合来代表英文字及数字,它大部份是用在军事上,作为彼此沟通的一种符号。它以「长(─)」、「短(?)」所组成,大致分为听、看两种:看的是闪灯,长闪和短闪;听的是声音,长音是答
(─),短音是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