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点 时间复杂度在用大O表示时常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复杂度比较标准的写法是O(log n)
得到这个复杂度 由以下递推公式 设T(n)为算法在长度为n的数组中的运行时间
T(n) = T(n/3) + O(1)
由主定理得
T(n) = O(log n)
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三分之一的算法就是把1分成3份,1/3+1/3+1/3=1。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看作单位“1”。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为分母,表示有这样多少份的为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分母一定不能为0,因为分母相当于除数。否则等式无法成立,分子可以等于0,因为分子相当于被除数。相当于0除以任何一个数,不论分母是多少,答案都是0。
2、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经过约分后不能出现无理数(如2的平方根),否则就不是分数。
3、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也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环小数。
注意:如果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就要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判断;分母是2或5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质数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
三分损益法跟三分损益律是一样的。
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三分损益法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各律管长之比例。我国古代定音,采用十二支长短不同的律管,其音高亦不相同。
三分损益就是将一根律管所发的音定为母音,然后将律管减短三分之一(损一)或增长三分之一(益一),分别求得母音上方五度音与下方四度音,先益后损亦可。通过改变管长,求的不同的音高,管短音高,反之亦然。
扩展资料
三分损益法最早见载于《管子•地员篇》,因此,探正这种生律法的发明年代与人物应从这部著作开始。有关《管子•地员篇》的作者,以前的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其作者为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宰相管仲;一是根据当时著书的风气认为该著作应为集体创作而非个人所为。
从《吕氏春秋慎大览》中记载的一则有关管仲利用歌唱使自己逃生的故事来看,管仲是一位造诣非浅的音乐家,具有发明三分损益律的音乐素质。
其次,河南舞阳骨笛的出土表明早在春秋时期以前的音乐实践中就有使用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的实例。由此可见,三分损益法的原理在春秋时期以前的音乐实践中就早有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分损益法
这个国际标准的和NBA的不一样,NBA的稍微大一点,NBA场地具体尺寸是长28.65宽15.24米、罚球线是距离底线5.79米。三分线的画法是从底线引出两条平行于边线的线,各距边线0.91米,与以球框中心为圆心、以7.24米为半径的圆弧相交,也就是说三分线弧顶离篮筐7.24米。国际篮球场略小,长28米,宽15米。罚球线距离底线5.8米,三分线以篮筐中心画一个6.25米的大圆,弧顶距离篮筐6.25米,距离底线约1.2+6.25=7.4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