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仿造达芬奇用左手写字,将写有字的纸放在镜子前面就会看到正常顺序的英文了,有镜体字的说法,据说《爱丽丝幻游仙境》的作者也是也是写镜体字的左撇子。
那组数列是索尼埃留给索菲奈芙的保险箱的密码
与字母一起出现
没有关系
也就是把那组数列重新组合
变成1,1,2,3,5,8,13,21
这就是斐波纳契数列
O,Draconian devil!(啊,严酷的魔王!)
Oh,Lame Saint!(哦,瘸腿的圣徒!)
变成了
Leonardo da Vinci! The Mona Lisa!
这个就是把字母重新组合
拼成了这句话
明白了么
没有什么破译规律,纯粹是将这些字符重新编序组合,忽然地,就发现了跟某人某事有关联……:
13-3-2-21-1-1-8-5
这是斐波那契数列,正确的排序为1-1-2-3-5-8-13-21,即下文的银行帐号
O,Draconia Devil!
中文译为"啊,严酷的魔王!"
正确的顺序为Leonardo da Vinci 就是达芬奇的英文名
Oh,Lame Saint!
中文译为"哦,瘸腿的圣徒!"
正确顺序为THE MONA LISA,即蒙娜丽莎
恭喜你通关。芬奇密码是一部虚构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基督教秘密组织,其目的是要用一切的手段去隐藏基督教的一个秘密,那就是耶稣的真实性。达芬奇密码5241763这是一个乱序的斐波那契数列,顺序的是1-1-2-3-5-8-13-21。这配察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合,这个数列可以无限延伸下去,最后会得到一列数字,按照字母在数字中的排序进行拼写就是,恭喜你通关的意思。
1、五芒星符号: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索尼埃赤裸的尸体上所画的五角星。《达·芬奇密码》中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个符号,公元前四千年以前使用的。是一个在基督教产生之前,有关自然崇拜的符号,象征维纳斯———代表女人性爱和美的女神。
2、《维特鲁威人》:索尼埃临终前,在艺术陈列馆的拼花地板上画的一个大圆圈,脱光衣服,张开四肢仰面躺在圆圈中。主人公兰登很快就看出索尼埃摆出的姿势来自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这为解密提供线索。
3、斐波那契数列:索尼埃馆长在临终前,写下了13-3-2-21-1-1-8-5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字,并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影片中指这是被打乱的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该数列的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这项的前面两项的和。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根据被打乱的数列把字母重新排列,因而出现莱昂纳多·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名字。
4、《最后的晚餐》:雷·提彬爵士通过拆解画作,进行新的拼接,展现出一种新的人物关系图,推进解密进程的开展。他的独特注解是:耶稣右手边的显要位置是个女人,是他的老婆玛丽亚。这就是郇山隐修会首领的达·芬奇要暗示的:耶稣原本要将事业传给自己的妻子玛丽亚而不是圣彼得。这是解开密码的最重要线索。
5、圣杯:影片的中心论题和最后的落脚点,是要弄清楚圣杯到底代表什么。影片中说,圣杯不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的杯子,是一个隐喻。圣杯实际指耶稣的配偶抹大拉的玛利亚,与她有一个名叫萨拉的女儿这个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