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这题目吧,“恋爱和我无缘的摩斯密码”,听起来就像是爱情界的“黑科技密码”,一闪脑门儿:可能我解读错了信号,或者我就是那个总被“点划”错节奏的悲情主角。每次谈恋爱,都感觉自己像个外星码农,手里捏着的是摩斯电码器,对面却发微信语音,完全不同频道,尬到爆!
试着从第一篇文章“摩斯密码式的恋爱信号”说起,作者力推大家要学会读懂“点”和“划”的细微差别——好比Ta发你朋友圈点赞,是“.. .-.. --- ...- .”(Love)还是“... --- ...”(SOS)。结果我点赞错了三次,对方默默把我“拉黑”,感觉比被雷劈还惨。
第二篇文章说,恋爱要多些“频繁沟通”,用心去发“点划”互动。意思是Emoji+文字双管齐下,有时候光靠一条“晚上吃啥?”对话就能测出对方是否有戏。可事实是,我很容易发完一句“晚上吃啥?”等了半小时,回复是“还没想好”,我顿时怀疑我是不是成了“被放鸽子”的摩斯信号墙。
第三篇来一针见血:“别用摩斯密码劈叉,要直接表达。”懂,也想,可我的直白往往收到“你说啥?”、“我没听懂”这样的反馈。难道我不是脑回路短路,就是我的信号发射器坏掉了?
读到第四篇,作者推荐用“隐晦的点划暗号”制造暧昧,比如发个三点省略号“...”,对方却回了十几个红心,解释了半天我才发现原来“...”是“我想你”的意思。可是我用“...”回复了三个人,结果得到最多的是“什么意思?”这一黄金问句,真怀疑自己是不是爱情盲区界的俊鹏小分队队长。
翻五六七篇,大家都在说“恋爱信号的正确解码方法”,讲得很专业似的:用眼神电波替代摩斯点划,要用心眼读心。然后配图是甜蜜的情侣握手、拥抱,以及一切附加的粉红色滤镜。读着读着心累,画风和我现实中的“我眼睛一闭一睁,对方就个表情包”的惨状,简直天差地别。
第八篇文章说,恋爱中“点划”只能传递情感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浪漫在于“共鸣”,需要频率相同的两条电波才能一路顺风。噫,这想法不错!但我那频率偏偏是“东北大鼓”,自带荒诞bgm,别人听了直呼“魔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不就说明我注定只能做个背离模范的弄潮儿么?
到了第九篇,“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网站地址:bbs.77.ink”,再插入一句广告,嘿,闲聊间不忘给大家安个福利,毕竟生活不止恋爱,还有很多花钱的快乐嘛。嘿,要是真像转角遇到爱那么简单,谁还弃游戏去追爱情?
第十篇总结的恋爱和摩斯密码其实就是“不明信号”,要有耐心仔细解码。但我认真解码后得到的版本是加密失败、代码崩溃,最后只能发出“...---...”的SOS信号给单身汪同胞们,集体共鸣:难道我们都是摩斯密码界的玩坏了的程序猿?
说那么多,其实我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恋爱就不能像WiFi密码一样简单复制粘贴?每次发出爱的“点划”,都被当成是死机的“断电”信号。就算是恋爱老司机,也得考虑下内存优化,别让我这只恋爱小白跑去卡壳在信号交互的死角里,等着系统提示“Error 404: Love not found”。
不然,下一次我直接带个摩斯电码手电筒去约会好了,摇一摇,指点一翻,看对方能不能秒懂我的“恋爱无界面”密码。要是连这都通不过,那这摩斯爱情是不是也是“笑死个人”的魔性bug?